-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夜(chū yè)的意思:初夜指的是新婚夫妇的第一次夜晚。在成语中,初夜常常用来比喻某种初次经历或者第一次尝试。
垂欲(chuí yù)的意思:形容欲望强烈,难以抑制。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郊野(jiāo yě)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也用来形容离开城市,到自然环境中去。
胧月(lóng yuè)的意思:指月光昏暗,不明亮的月亮。
朦胧(mé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如画(rú huà)的意思:形容景色或者形象非常美丽,宛如画中一般。
宛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样子美丽或者态度端庄,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好。
危桥(wēi qiáo)的意思:形容局势危险,情况不稳定。
雪意(xuě yì)的意思:雪意指雪的意境或雪所代表的意义。
幽雅(yōu yǎ)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的气质、风格或风景等具有优雅、精致、宁静的特点。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竹篱(zhú lí)的意思:竹篱是指用竹子搭建的篱笆,比喻墙壁或障碍物。
竹篱茅舍(zhú lí 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朴素的房屋或住所。
- 注释
- 翠竹:青翠的竹子。
如屏:像屏风一样。
浅山:低矮的山丘。
如画:如同一幅画。
危桥:高高的桥。
著棕亭:建造有棕榈叶屋顶的小亭。
临水:靠近水面。
宛然:仿佛。
郊野:乡村野外。
竹篱茅舍:竹篱笆和茅草屋。
天寒:寒冷的天气。
倍添:更加增添。
幽雅:幽静而优雅。
雪意:下雪的预兆。
垂垂:渐渐地。
弄明:照亮。
初夜:夜晚刚开始。
梅花动也:梅花似乎在颤动。
- 翻译
- 翠绿的竹林像屏障,浅色的山峦如画卷。小池塘边,有一座高桥横跨。
棕亭建在水边,仿佛置身于郊外田园。竹篱笆和茅草屋构成了一幅宁静的景象。
天气寒冷时,这里更显清幽雅致。恰好雪意浓厚,即将飘落。
朦胧的月光下,初夜的明亮被轻轻摇曳。梅花似乎也在微微颤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图。开篇“翠竹如屏,浅山如画”两句,通过将翠绿的竹子比作屏障,将浅缓的小山比作精美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紧接着,“小池面、危桥一跨”则是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通过小巧的池塘和微妙的危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著棕亭临水,宛然郊野”中,“著棕”指的是用棕竹搭建的亭子,而“宛然郊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随后的“竹篱茅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通过竹编成的围栏和茅草屋顶,再现出一幅宁静、自然的乡村图景。
“好是天寒,倍添幽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严冬之中独有的清幽气氛的喜爱。紧接的是“正雪意、垂垂欲下”,则是在描绘即将降临的雪花,这种悬念和期待为诗境增添了一份神秘。
最后,“更朦胧月影,弄明初夜。梅花动也。”中,“更朦胧月影”表达了对柔和月光的享受,而“弄明初夜”则是在描绘夜幕初降时分的宁静。最终,“梅花动也”点出了冬日里独自开放的梅花,既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是这幅画面中的一抹亮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和对季节特征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在严冬之际,对幽雅、宁静氛围的独到领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丘原芳林隐
达士布高位,幽人在中林。
贵贱有定命,聊用得吾心。
方宅五亩馀,灌木郁萧森。
浮阳映密叶,清云散庭阴。
回风激兰薄,馀芳袭我襟。
虽无丝竹清,嘤鸣怀好音。
残帙不停披,旨酒恒独斟。
独斟忽复醉,时时吐高吟。
幸无异患侵,自适非陆沉。
知分理攸宜,谁谓倦华簪。
奉寄李丈人
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
陵阳渺天末,何由见所钦。
自昔携手时,萧散大江浔。
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
一朝分袂来,寒暑三四侵。
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
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
堂中侍愉色,膝下俨缨簪。
禄养崇甘肥,欢乐日骎骎。
久要焉独忘,一往无遗音。
尚希保眉寿,以慰饥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