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学(bù xué)的意思:不愿意学习或不肯学习。
澈底(chè dǐ)的意思:彻底,完全,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或遗漏。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好去(hǎo qù)的意思:指地方好,环境优美,适合前往或居住。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侯门(hóu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显贵人家的门第。
摩天(mó tiān)的意思:摩天是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也可以比喻雄心壮志、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
鹏翼(péng yì)的意思:比喻伟大的力量或潜力。
清水(qīng shuǐ)的意思:清澈无杂质的水,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品。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食鱼(shí yú)的意思:指吃了鱼,比喻获得了好处或利益。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乌头(wū tóu)的意思:指形象丑陋、品质恶劣的人或事物。
相感(xiāng gǎn)的意思:指两人或多人之间产生共鸣、感触相投的情感。
曳裾(yè jū)的意思:指行走时衣袂拖地,形容举止端庄、娴静。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 注释
- 处处:到处。
侯门:显贵人家。
曳裾:依附,拉住衣襟,比喻投靠权贵。
人人:每个人。
蜀尚书:蜀地的尚书,指一位高级官员。
摩天:接近天空,形容极高。
气直:刚直的气概。
山曾拔:形容气概之盛,有移山之力。
澈底:清澈到底。
心清:心灵纯净。
水共虚:像水一样空明,比喻心无杂念。
鹏翼:大鹏的翅膀,比喻远大的志向或能力。
已翻:已经展开,比喻已经有所作为或即将高飞。
君好去:祝你好运,一路顺风。
乌头:比喻自己,古代以黑发为美,这里自谦为尚未成就之人。
未变:没有变化,没有取得成就。
殷勤:诚恳热心。
为话:交谈,述说。
深相感:深深地感到彼此的情谊。
冯谖:战国时齐人,孟尝君的门客,曾弹铗而歌,要求食鱼,比喻期望得到恩赐。
待食鱼:等待别人的恩赐生活。
- 翻译
- 到处都是显贵人家可以去依附,人人都争相侍奉这位蜀地的尚书。
他那刚直的气概直冲云霄仿佛能拔起高山,他那清澈的心灵像清水一样空明无垢。
你已展翅高飞如同大鹏,我祝福你前程远大,而我仍无所变化,该如何是好。
我恳切地与你交谈,深感相互的情谊,我不会学那冯谖去期待别人赐予鱼肉为生。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元稹的作品,名为《贻蜀五首·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个人处境感慨的诗句。
“处处侯门可曳裾,人人争事蜀尚书。”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某个地方,每个人的衣摆都能拂过贵族的大门,这种排场显示出人们对于权力中心的趋之若鹜。这里的“侯门”指的是有权势的人家,“曳裾”则是比喻达官员或士人,他们为了争取到蜀地尚书(即地方政府的重要职位)而不遗余力。
“摩天气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内心世界。这里的“摩天”意味着高远的抱负,“气直”则是指性格坚毅不屈,“山曾拔”则可能是比喻,表示诗人有拔山盖世之举的雄心壮志。接着,“澈底心清水共虚”强调了诗人的内心如同清澈见底的泉水一般纯洁,且不为外界诱惑所动。
“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在这里,诗人用“鹏翼”比喻那些早已飞得很高的人(可能是指朋友),而自己则像是尚未变化的乌头(即乌鸦)。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的自我怀疑。
“殷勤为话深相感,不学冯谖待食鱼。”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的情深意长,他们的交谈充满了温馨和共鸣。同时,通过“不学冯谖待食鱼”的典故(冯谖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以智慧著称),诗人强调自己并非像冯谖那样等待机会来临,而是主动去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朋友离别的感伤,也有对个人前途和抱负的思考,是一篇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莫砟铜雀砚歌
拔剑砟瓦,瓦碎何用,砟碎于瞒,莫为轻重。
不如掣取太史笔,青竹中间削其统。
老瞒自欲瞒春秋,公议所在人焉廋。
瓦痕虽留汉正朔,心实无汉虚尊周。
愿存此瓦长作砚,犹因子墨黥瞒面。
汉贼明将汉法诛,千载烟华渍深谴。
古云不以人废言,言如可存瓦可存。
识贼鉴乱于人群,瓦无可恶恶在人。
呜呼莫将人瓦并案罪,我为题诗救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