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三》
《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么弦细欲无。

莫把胡琴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枫叶(fēng yè)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离别或变化的迹象。

胡琴(hú qín)的意思:指无法发出声音或声音不悦耳的乐器,也比喻无用或无效的事物。

切切(qiè qiè)的意思:形容非常迫切、殷切、急切。

醉客(zuì kè)的意思:指喜欢喝酒的客人,也指酒鬼。

注释
荻花:一种水生植物,秋季开花,白色或淡黄色,象征清冷或思乡之情。
枫叶:秋天变红的枫叶,常用来象征思念和离别。
么弦:古代弦乐器上的小弦,这里形容琴音轻细。
醉客:喝醉的客人,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或他人在酒宴中的状态。
翻译
在秋风中,我怀念着远方的佳人,她的身影如同荻花和枫叶般美丽。
琴声低微,如丝如缕,仿佛快要消失在空气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三)》。诗中通过对秦姬的回忆和胡琴的声音来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限的情感。

"荻花枫叶忆秦姝"一句,借用了古代美女秦姬的形象,通过荻花和枫叶这种自然景物的联想,表达诗人对往昔情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荻”指的是水边的荻草,而“枫叶”则是红色的枫树叶,这两种景象在秋天尤为明显,它们的凄美与孤寂正好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的追忆。

"切切么弦细欲无"一句,通过筝曲中细腻的琴声来形容这种情感到了极致,几乎难以用语言表达。这里的“切切”描绘出琴声中的哀伤和纤细,而“么弦”则是指筝曲中的细弱之音,"细欲无"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即使是最细腻的声音也难以完全表达。

"莫把胡琴挑醉客"一句,劝诫不要用胡琴(一种古代弦乐器)来唤醒沉醉的人。这里的“醉客”形象可能暗指诗人自己,他希望在这种情绪中沉浸,不愿被打扰。

最后一句"回看霜戟褚公须"则是说回头去看那些已经过去的时光,就像霜冻的矛(古代兵器)和褚公(古人名)的胡须一样,都显得那么遥远而不可触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无奈,时间流逝,一切都变得渺茫难寻。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与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与对美好事物的无尽眷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访钱牧斋宗伯芙蓉庄作

四面烟波绕,藏书有一楼。

兴亡元老在,文献美人留。

桥细穿荷叶,舟轻及素鸥。

爱予初命笔,交脊有春秋。

(0)

寄何子

病里知秋早,凉风生鬓丝。

梦随林叶落,心与海云迟。

明月不长满,青山空有期。

斜阳在南浦,每忆送君时。

(0)

大雪西峰作

三峰莲皎皎,万壑雪濛濛。

玉女花频散,仙人雾欲空。

光摇高掌月,声乱紫霄风。

天地茫茫失,骖鸾路未通。

(0)

天寿山·其十

陵冢纷相望,先皇骨肉留。

小王陪玉匣,贵主接珠丘。

衔石瑶姬恨,吹笙子晋愁。

白杨风飒飒,谁与奠清秋。

(0)

天寿山·其六

北极钩陈出,西山寝殿移。

香炉销兽火,宝帐挂蛛丝。

山枕黄花戍,泉通太液池。

守陵馀几户,犹是羽林儿。

(0)

宝勒

宝勒五花骢,骄嘶天育东。

久辞关塞雪,共舞绮罗风。

金埒沙尘细,春槽苜蓿红。

只愁安乐后,无力逐英雄。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