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载宁辞远,相鸣不间雌。
初惊牧人去,飞上野桑枝。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场景的宋诗,作者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牛背上的一对鸲鹆(鸟名,俗名八哥)的动态。"牛背双鸲鹆,烟陂共入时",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画面,鸟儿悠闲地栖息在牛背上,随着农夫进入烟雾缭绕的陂塘边,显示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
"草枯行解美,日晚趁群迟",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鸟儿的生活习性,它们在草木枯黄的季节里,行走的姿态显得格外优雅,傍晚时分也不急于归巢,而是慢慢跟随鸟群行动,体现出它们的从容和自由。
"閒载宁辞远,相鸣不间雌",这两句写出了鸲鹆之间的互动,它们不畏长途,相伴而行,互相鸣叫,雌雄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流露出温馨的气氛。
最后两句"初惊牧人去,飞上野桑枝",通过鸟儿对牧人的反应,展现了它们对人类活动的敏感,当牧人离开,它们才突然警觉,飞上野桑树枝头,画面生动活泼,富有乡村生活的真实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鸟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细致观察。
媚柯攒仄倚春晖,封植宁同北枳移。
台岭分霞争抱萼,蜀宫裁锦斗缠枝。
不忧轻露蒙时润,正恨炎风猎处危。
把酒凭栏堪并赏,莫容私恨为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