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牛 首 山 阅 楞 严 夜 坐 明 /殷 迈 一 轴 《楞 严 》阅 未 终 ,四 山 风 静 暮 林 空 。忽 逢 华 屋 身 能 入 ,自 得 神 珠 道 不 穷 。树 影 欲 迷 云 度 处 ,经 声 遥 听 月 明 中 。共 传 鹿 鸟 春 深 后 ,犹 向 烟 萝 礼 法 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穷(bù qióng)的意思:没有穷尽,无限的意思。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得神(de s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或表演技艺非常出色,令人赞叹。
共传(gòng chuán)的意思:共同传播,共同传承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迷云(mí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迷雾所笼罩,看不清真相或判断不清楚。
明中(míng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关键所在。
山风(shān fēng)的意思:山风是指山区的风,也用来形容心境高远、胸怀宽广。
神珠(shén zhū)的意思:指非常珍贵、难得的宝物或珍珠。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一轴(yī zhóu)的意思:指一个轮子,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牛首山阅读《楞严经》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法的深刻体悟。
首句“一轴《楞严》阅未终”,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正在阅读《楞严经》,且似乎还未读完,营造出一种沉浸于经典之中的氛围。接着,“四山风静暮林空”一句,以自然环境的宁静衬托出内心的平和,傍晚时分,山风轻柔,林间空寂,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忽逢华屋身能入,自得神珠道不穷”两句,诗人仿佛穿越至华美的屋宇之中,内心获得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这里的“神珠”象征着深刻的真理或精神的宝藏,暗示了通过阅读《楞严经》所获得的精神成长与智慧的丰富。
“树影欲迷云度处,经声遥听月明中”描绘了月光下树影婆娑,云层间传来经文的声音,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神秘,进一步强化了夜晚阅读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深入理解。
最后,“共传鹿鸟春深后,犹向烟萝礼法融”两句,以鹿鸟在春天之后的活动,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而“烟萝”则代表了隐逸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佛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夜读《楞严经》时的心境与感悟,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登龙山返舍独酌作
登高陟山阁,佳日授衣初。
四壑俱摇落,极目情未舒。
岂有素心侣,俗驾阗郊墟。
荡舟出泾口,悠然返敝庐。
采菊对樽酒,蔬食甘无鱼。
拙养心所适,闭门十年余。
屏迹澹尘想,吾生惟晏如。
秋风日瑟瑟,向夕增欷歔。
阳乌悄方至,寒蛩鸣已疏。
物候疏经变,岁时良不居。
栖栖鲁中叟,徒劳问溺沮。
处世苟无术,再咏耽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