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七磨剑池》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七磨剑池》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神仙铸剑本无硎,岸石班班尚铁鉎。

天上少年狡狯不须还尔对方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班(bān bān)的意思:各自为政,互不相让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对方(duì fāng)的意思:对方指的是与自己相对立的一方,也可以表示双方相互对立或相互制约的关系。

方平(fāng píng)的意思:指事物平坦、平稳,没有起伏。

狡狯(jiǎo kuài)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注释
硎:磨刀石,这里指宝剑的磨损。
岸石:岸边的石头。
铁鉎:铁锈,古代也称鉎。
少年:指神仙或神话中的年轻角色。
狡狯:狡猾,机灵。
方平:可能是指一把神剑的名字。
翻译
神仙锻造的宝剑原本没有磨损,岸边的石头上还留有铁锈斑驳的痕迹。
天上的少年仍然淘气狡猾,你不必偿还他那把名叫方平的神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毛君州宅八咏·磨剑池》中的第七首。诗人以铸剑为喻,描述了磨剑池的故事。"神仙铸剑本无硎",开篇即暗示剑的非凡来历,即使是神人所铸,也不需要寻常的磨刀石来磨砺。"岸石班班尚铁鉎"进一步描绘了磨剑池的环境,岸边的石头上仍有铁锈痕迹,仿佛在讲述剑的历史与沧桑。

"天上少年仍狡狯",这里的"天上少年"可能指的是磨剑者或是传说中的仙人,"狡狯"一词带有机智或调皮之意,表达了诗人对磨剑者技艺高超的赞赏。最后,"不须还尔对方平","方平"是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诗人说剑已经足够锋利,无需再与方平这样的宝剑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磨剑成果的高度肯定。

整首诗通过磨剑池的意象,寓言般地赞美了技艺精湛和超越常规的智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古代工匠精神的敬仰。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悟空庵

一龛如燕凹,中有貂珰冢。

石麟卧青芜,烟交春茸茸。

(0)

寄承冰壶

紫翠隐丹房,仙人在上方。

欲往疑无路,白云封点苍。

(0)

虚湖曲四胤为刘少邻赋·其二

湖亹通九渊,湖镜涵万象。

阴火宵有无,波尘时下上。

(0)

咏绳桥

度索寻橦国,升猱饮狖形。

俯窥愁净绿,仰睇失空青。

雨过苔絙湿,风来箐雾腥。

天将限夷夏,何用罪坤灵。

(0)

送陈德润还茂州·其二

井络当坤维,岷山出其腹。

神禹生兹乡,石纽何葱郁。

采药遣古亭,读书留往谷。

灵峰隐秘文,名山藏仙箓。

薤尾翔飘鸾,穗书昂立鹄。

瑞恊宛委图,辉映岣嵝曲。

早慕子长游,晚滞周南躅。

烦君窈窕寻,寄余琳琅录。

(0)

扶南曲·其二

愁窥绿绮琴,弦涩不成音。

镜里春春貌,窗前夜夜心。

临卬人去远,离梦绕花阴。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