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却寄四首之一》
《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却寄四首之一》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五言律诗

梅口临江住,蕉阳近郭居。

犬牙百里地,雁足行书

雨雪忧方大,风尘道岂殊?

寒云时极目,早晚报双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犬牙(quǎn yá)的意思:形容武器或工具锋利,咬合严密。

双鱼(shuāng yú)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具备两种相反或对立的特质或身份。

晚报(wǎn bào)的意思:晚报是指晚上出版的报纸,也可以比喻晚期才得知的消息。

行书(xíng shū)的意思: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字体,也指用行书写成的文章。

雁足(yàn zú)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速度快。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一行书(yī xíng shū)的意思:指写得很好的文章或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却寄四首之一》中的第四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生活环境的特点:居住在梅口,临近江边,环境清幽;而朋友所在的蕉阳则靠近城郭,生活气息浓厚。"犬牙百里地"形象地比喻地域的错落有致,"雁足一行书"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虽相隔不远,但仍需通过书信传递问候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担忧雨雪天气可能带来的困扰,同时也关心友人旅途是否平安,道路是否艰难。"风尘道岂殊"暗示了尽管环境条件不佳,但友情不受阻隔。最后两句,诗人想象着在寒冷的云雾中时常眺望远方,期待着朋友的音讯,如同早上的第一缕阳光和晚间的报信之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写和对友人的关切,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偶成示道温

何当归卧水云乡,不必功名似子房。

一黍精华空色大,百年行数古今长。

谁知扰扰还三得,独向冥冥遣两忘。

少室山头星月近,紫微垣下起天香。

(0)

寄五峰长老

自从南去失归期,海屿生涯祖一支。

百岁尘缘谁尚在,五峰禅老独应知。

且看秋水呈千月,谩写云山寄一诗。

邂逅有时言笑处,越王台下拥旌麾。

(0)

仙会楼

金碧峥嵘演山脚,合有云骈下寥廓。

自嗟本是烟霞翁,一念人间已知错。

闻说楼成归思浓,想见群真多绰约。

水虎火龙方得传,看破浮生岂能缚。

夜深时独倚栏干,谁见金花当面落。

此道既与群真同,虽隔霄壤常相通。

演客千载无遗踪,伫闻杖履来相从。

(0)

题介公庙

十九年从晋重耳,艰棘忧危同践履。

田中乞食桑下谋,茧足周旋垂万里。

一心奉事不自欺,逆知天意开公子。

及河忽闻舅犯言,如以朝衣蹈泥滓。

鄙夫岂可与同行,携母入山甘隐藏。

公子归来霸业强,筑坛践土尊天王。

大夫卿士环佩锵,斩袪寺人纷颉颃。

念子昔者皆奔亡,舍我长逝情怛伤。

大蒐纵火焚山冈,烈焰不肯回刚肠。

嗟乎义士不可量,何人谬作龙蛇章。

(0)

又奉周文之

金台招俊乂,之子值明时。

石蕴荆山璞,当为璧与圭。

丝随物所染,在涅要不缁。

竹箭中有筠,岁寒尚猗猗。

匏叶异甘苦,采掇须自知。

土性殊美恶,栽培择所宜。

革急而韦缓,古人贵调胹。

木老雁被烹,吾师乃支离。

(0)

寄孙元忠·其二十七

腐儒衰晚谬通籍,齿牙欲落真可惜。

沧浪水深青冥阔,山鬼幽忧雪霜逼。

老去新知见面稀,被褐短窄鬓如丝。

秋天漠漠向昏黑,独立苍茫自咏诗。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