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西斋》
《秋日西斋》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纨扇无聊鬓怯风,芙蓉冷月溶溶

不知秋色多少,飘尽西斋一树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冷月(lěng yuè)的意思:指寒冷的月光,多用来形容寂静、冷清的夜晚。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溶溶(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纨扇(wán shàn)的意思:形容女子轻盈、柔美的举止和风度。

无聊(wú liáo)的意思:指事物乏味、无趣,缺乏刺激或兴趣。

西斋(xī zhāi)的意思:指公正无私、廉洁正直的居士或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西斋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纨扇无聊鬓怯风”,纨扇,古代女子常用的扇子,此处象征着夏去秋来,扇子失去了夏日的实用价值,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鬓怯风,则是形容女子的发丝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既表现了秋风的凉爽,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这一句通过纨扇和鬓发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初秋的氛围。

次句“芙蓉波冷月溶溶”,芙蓉,即荷花,此处特指秋荷,其形象在冷水中显得格外清冷,与满月的柔和光芒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意境。冷月溶溶,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与清澈,也暗含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后两句“不知秋色来多少,飘尽西斋一树桐”,将视角转向了西斋的一棵树,通过“飘尽”二字,直接点明了秋天的到来,树叶随风飘落,预示着季节的更替。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隐含了时间流逝的哲思,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合了季节变换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十一东林寺

白莲当日名社,青山万古留姿。

翻经欲修净业,落谛已涉有为。

灵运肃然伏意,渊明忽尔攒眉。

惟有岩花溪树,识得三笑如斯。

(0)

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其九栖贤寺

李渤读书处,今为释氏居。

栖贤存故号,无圣演新书。

珍重昌黎辈,排斥定何如。

(0)

题方钧袖珍山水卷六首·其二柳墅莲香

玉露下银塘,芙蓉自在香。

粉本定谁取,依稀万柳堂。

(0)

题惠山园八景·其二墨妙轩

两壁贞珉勒,千秋宝矩垂。

古香曾不竭,心正实堪师。

春鸟芝文印,风漪笔阵披。

逢源契神解,岂必定于斯。

(0)

养正四咏·其三弓矢喻政

弓矢少所习,自谓能尽妙。

得弓漫称良,弓工曰非好。

于弓犹失之,况于理之藐。

更宿命京官,政教勤探讨。

絜矩励实行,文皇信有道。

(0)

河徙

河徙古纵有,今番实罕遇。

白露秋汛过,洪波反盛怒。

堤溃致改常,寻思岂无故。

帑项虽屡支,楗茭匪素具。

以此窃馈闻,按核弊尽露。

欲盖乃弥彰,坐听波臣付。

小人为已切,遑为斯民虑。

其心不可问,欧刀讵能恕。

哀哉下河民,淮涨灾已遽。

何堪河夺淮,徐邳复沮洳。

寝食为弗宁,戚戚增忧惧。

赈恤令尽力,障筑方歌瓠。

初谓老成人,群称晓河务。

受欺乃欺予,龟玉毁于椟。

偾辕一至兹,知人难被误。

忸怩深自咎,遑肯诿天数。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