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得(bó dé)的意思:获得,赢得
端溪(duān xī)的意思:指站在溪边,端着水往前走。比喻做事情小心谨慎,避免出错。
分铜(fēn tóng)的意思:分割铜块
锦襜(jǐn chān)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辞章绮丽的样子。
尽爱(jìn ài)的意思:尽情地爱,全心全意地爱。
美人(měi rén)的意思:指容貌美丽的女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女性。
摩娑(mó suō)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摩擦、碰撞的声音。也用来形容人们争吵、争执的场面。
雀瓦(què wǎ)的意思:指小鸟落在屋顶上的瓦片,形容事物的微小。
铜雀(tóng què)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铜制乌鸦和雀鸟,用来装饰宫殿。比喻官员贪污受贿,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不忠于职守。
追琢(zhuī zhuó)的意思:追求完美,不断改进和提升。
自娱(zì yú)的意思:自己娱乐自己,自我消遣
铜雀瓦(tóng què wǎ)的意思:形容建筑物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绿端砚为严藕渔宫允作(其一)》。诗中以绿端砚为载体,表达了对砚石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首句“尽爱端溪紫”,诗人开篇即表达了对端砚的喜爱之情,端溪紫是指端砚产地端溪所产的砚石颜色,这里的“紫”不仅指颜色,也暗含了对砚石质地的赞美。接着“曾知绿玉无”,诗人进一步强调绿端砚的珍贵与独特,将绿端砚比作无价之宝——绿玉,突出了其价值和稀有性。
“光分铜雀瓦,色映石家珠”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绿端砚的光泽与色彩与古代名胜铜雀台的瓦片和石家的珍珠相比较,以此来突出绿端砚的光彩照人和色泽鲜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砚石的美丽。
“追琢凭君好,摩挲取自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绿端砚的精心雕琢和把玩的喜悦。诗人希望绿端砚能被赏识者珍视,同时也享受着亲手雕琢和抚摸砚石带来的乐趣。
最后,“毋贻美人去,博得锦襜褕”两句,诗人以“美人”比喻赏砚之人,表达了对绿端砚的珍爱,希望它能被妥善保存,不致于轻易流失,同时通过“博得锦襜褕”这一比喻,暗示了绿端砚的价值堪比珍贵的衣物,强调了其珍贵性和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绿端砚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砚石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别行
男儿一片万古心,满世寥落无知音。
今朝见君握君手,大笑浩荡开烦襟。
携尊下马清溪侧,脱略寒温忘主客。
何处闲云海上来,为我山边起秋色。
自顾沈迷类蜀庄,爱君才术过冯唐。
座中然诺两相许,一饮不觉连百觞。
下悲世事及危乱,上话古昔穷兴亡。
高歌未断唾壶缺,起视落日神飞扬。
挽君不留惜君去,恨不移家近君住。
人生行止皆由天,我辈岂得长相聚。
风尘澒洞一回首,岁月易失红颜暮。
离心一夜谁得知,万里惊涛浩东注。
和曾舜卿秋日偶成
久无名酒共君倾,静对溪山悦我情。
雨沁荷花多退色,风穿梧叶强成声。
乾坤纳纳从来大,岁月堂堂未用惊。
甚欲著书传后世,只愁议论太平平。
高鼓院桃村
举头见青山,高与天齐平。
俯首鉴灵泉,派分天池清。
是中十亩园,烂若红霞蒸。
夫差昔不国,舞榭歌台倾。
风惊柳腰折,雨集蛙部鸣。
霭霭墟里烟,纷纷鸡犬声。
寂寥千载后,公来畅幽情。
手种桃千株,草架屋数楹。
厥壤宜芬芳,昭俭易落成。
子孙相追随,日夕生遐征。
公今云台仙,轻强垂百龄。
支筇歌紫芝,倚松诵黄庭。
绿阴长蟠实,白莲闯池生。
客从何方来,略不通姓名。
自云多昔人,食之能飞升。
更老上所尊,只恐蒲轮徵。
公乎笑而已,客言曾不听。
归来向人说,洞口云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