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贺 山 宋 /徐 灼 昔 人 来 隐 遁 ,兹 山 始 得 名 。岩 扃 锁 积 翠 ,石 罅 流 余 清 。花 石 今 何 在 ,菁 茅 久 已 生 。为 言 唐 贺 老 ,千 载 有 殊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贺老(hè lǎo)的意思:贺老指为老人庆贺或祝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祝福之意。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积翠(jī cuì)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绿叶丛生。
菁茅(jīng máo)的意思:指田地里长得茂盛的青草。
扃锁(jiōng suǒ)的意思:比喻严密封闭,不容易打破或突破的局面。
久已(jiǔ yǐ)的意思:长久以来已经存在或已经发生。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石罅(shí xià)的意思:石头的裂缝
为言(wéi yán)的意思:为别人说话或发表意见。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岩扃(yán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户坚固,不易打开。
隐遁(yǐn dùn)的意思:指避开世俗俗务,隐居于僻静之地,追求心灵的安宁和自由。
- 注释
- 昔人:过去的隐士。
兹山:这座山。
始得名:开始有了名字。
岩扃:岩洞关闭。
积翠:积聚的绿色。
石罅:石缝。
流馀清:流水清澈。
花石:美丽的花草石头。
菁茅:杂草。
久已生:已经生长很久。
唐贺老:唐代的贺姓老人。
殊情:特殊的情感。
- 翻译
- 从前有人来这里隐居,这座山因此得名。
岩石紧闭,积聚了满眼翠绿,石缝中流淌着清泉。
那些曾经的花石如今何处?这里早已长满了杂草。
据说唐代的贺老曾在此,他的情感千百年来仍有特殊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灼所作的《贺山》,通过对古人隐居之地的描绘,展现了贺山的独特魅力。首句“昔人来隐遁”表达了对古代隐士选择此地避世的敬仰,"兹山始得名"则说明了这座山因他们的存在而闻名。接下来的两句“岩扃锁积翠,石罅流馀清”,通过描绘山岩紧闭、绿意盎然和石缝间流水的清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自然环境。
诗人进一步思考,“花石今何在”,暗示岁月流转,昔日的美景或许已经改变,但山的韵味犹存。“菁茅久已生”则借草木的生长,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变迁。最后,诗人以“为言唐贺老,千载有殊情”收尾,表达了对贺山历史沉淀的感慨,以及对唐代贺姓隐士深情厚谊的追忆,认为即使历经千年,贺山与隐士之间的情感纽带依然独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历史变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敬畏和怀旧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湖书院
捍川始成邑,巡甸遂建都。
千载倚脩堤,三吴达高涂。
卫军弛马牧,令尹司官湖。
浚中深有蓄,丰外坚无虞。
往者水冒没,伤哉人愁吁。
雨常夏潦盈,旱必秋田枯。
民功念久隳,邦患谂预图。
忽惊华构敞,岂为纵览娱。
溪落露鲂鲤,草长戏鸥凫。
丹霞出云表,翠巘亘天隅。
缅怀谢公言,希迹岩栖徒。
且复与闾里,共守桑麻区。
过访诗妓谢金莲见庭中红梨花盛开因赋
换却冰肌玉骨胎,丹心吐出异香来。
武陵溪畔人休说,只恐夭桃不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