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轻淄水耋,复笑广州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何 秀 才 诗 南 北 朝 /范 云 少 年 射 策 罢 。擢 第 云 台 中 。已 轻 淄 水 耋 。复 笑 广 州 翁 。麟 阁 伫 雠 校 。虎 观 迟 才 通 。方 见 雕 篆 合 。谁 与 畋 渔 同 。待 尔 金 闺 北 。予 艺 青 门 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策罢(cè bà)的意思:策划停止,计策中止。
雠校(chóu jiào)的意思:指互相攀比、争强好胜,不断超越对方。
雕篆(diāo zhuàn)的意思:指雕刻和篆刻,也用来形容文章或书法的雕琢精美。
广州(guǎng zhōu)的意思:指广阔、辽阔的地方。
虎观(hǔ g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神凶猛、威严。
金闺(jīn guī)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
麟阁(lín gé)的意思:指官方的文化机构或书院。
青门(qīng mén)的意思:指官场政治的入门之处,也可以表示官场的起步阶段。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射策(shè cè)的意思:指发出妙计或高明的计策。
台中(tái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正中央或重要位置。
畋渔(tián yú)的意思:指人们忙于享乐而忽视了责任和义务。
云台(yún tái)的意思:云台原指高山上的云雾,后来比喻高耸的台阶。成语“云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
擢第(zhuó dì)的意思:指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被选拔或提拔为第一。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范云的作品,名为《答何秀才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射策考试后取得佳绩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少年射策罢,擢第云台中。”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年轻时就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被选拔到高位,显示出其才华横溢和飞黄腾达的人生状态。
“已轻淄水耋,复笑广州翁。”这里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轻视世俗的财富与地位,而对广州翁(可能是指某个隐逸之士)的生活态度感到可笑。
“麟阁伫雠校,虎观迟才通。”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考核场合,其中“麟阁”和“虎观”都是建筑物的名称,可能是指某些重要的科举考试地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即将展现才能的期待。
“方见雕篆合,谁与畋渔同。”此处“雕篆”指的是用玉石或其他贵重材料制作的印章,而“畋渔”则是古代文人隐居山林的一种生活方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享这一切。
最后,“待尔金闺北,予艺青门东。”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其中“金闺”和“青门”都是高贵住宅的代称,显示出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三余既为傅岩叟两梅赋词,傅君用席上有请云:家有四古梅,今百年矣,未有以品题,乞援香月堂例。欣然许之,且用前遍体制戏赋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
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
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
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
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家二老。
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识商山皓。
请君置酒,看渠与我倾倒。
徐元用使君与其子端常邀仆与小儿过同游东山浮金堂,戏作此诗
昔与徐使君,共赏钱塘春。
爱此小天竺,时来中圣人。
松如迁客老,酒似使君醇。
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
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
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
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二老白接䍦,两郎乌角巾。
醉卧松下石,扶归江上津。
浮桥半没水,揭此碧鳞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