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歌三首·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过月(guò yuè)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比喻时间如同流水般飞逝。
河西(hé xī)的意思:指相隔很远,相距甚远。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难以联系或接触。
可念(kě niàn)的意思:可读、可背诵。
冒顿(mò dú)的意思:形容勇往直前,敢于冒险。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西陲(xī chuí)的意思:指边疆、边陲地区。
驿路(yì lù)的意思:指旧时驿站的道路,也比喻官道或交通要道。
右臂(yòu bì)的意思:右臂指的是一个人的右手臂,比喻关键的助手或重要的支持者。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月支(yuè zhī)的意思:指农历月份的名称,也可用来指代时间。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赵时春的《河西歌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面。首句"冒顿驱降过月支",提到的是汉代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草原后,势力强大,曾远征至月氏(古代西域国家)。"蟠成右臂尽西陲"进一步强调了冒顿的军事扩张,如同一只巨大的手臂横扫整个西部边疆。
接下来的诗句"玉关驿路才如线"运用比喻,形容通往玉门关的道路狭窄且险峻,暗示了战争时期行军的艰难和戍边军队的艰辛。"可念河西十万师"饱含感慨,表达了对戍守河西走廊的十万将士深深的同情与敬意,他们远离家乡,坚守在艰苦的边防线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边疆战事的残酷与戍边士卒的英勇,寓含了对和平与边疆安宁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