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离披(lí p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内部已经破败不堪。
搴芳(qiān fāng)的意思:搴芳指的是偷窃花草树木,特指盗取别人的爱情。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萱草》,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通过“萱草”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忧愁。
首句“不见堂上亲,空树堂下草”,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诗人无法在堂上见到亲人,只能看到堂下的树木长满了荒草。这既是对现实境遇的描述,也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树木与草的对比,暗示了生命的消逝与自然的永恒,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痛。
接着,“夏来风雨繁,离披数丛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时间的无情。夏日的风雨频繁来袭,使得原本茂盛的萱草变得零落不堪,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日暮欲忘忧,搴芳转伤抱”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黄昏时分,诗人试图通过采摘鲜花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但反而更加触动了内心的伤感。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在寻求解脱的同时,却难以摆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萱草》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哀思以及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萱草作为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也成为了一种象征,寓意着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色蔷薇
春来百花次第发,红白无数竞芳菲。
解向人间占五色,风流不尽是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