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枕上听雨一首》
《枕上听雨一首》全文
明 / 黄省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檐头九月枕上孤灯

木叶多少,霜钟鸣未曾

故茅初识漏,新谷忽愁升。

马门前过,令人夙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檐头(yán tóu)的意思:指房屋屋檐下的一片狭小空间,也用来比喻处境狭隘或局限。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马门(mǎ mén)的意思:指马厩或马棚,比喻贫穷落后的环境。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夙兴(sù xīng)的意思:早起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新谷(xīn gǔ)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才。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雨声中,诗人独卧枕边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深沉。首句“檐头滴九月”以“滴”字生动地刻画出秋雨绵绵不绝的情景,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融合。接着,“枕上听孤灯”,通过“孤”字强调了环境的孤独与静谧,营造出一种深夜独处的氛围。

“木叶沉多少,霜钟鸣未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美。落叶随风飘零,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而霜钟的未鸣,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景象,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故茅初识漏,新谷忽愁升”则表达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感慨。旧屋的漏水声唤起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而新谷的丰收却引发了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

最后,“嘶马门前过,令人感夙兴”以马蹄声的远去,引出了对早起劳作的感慨。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写照,也是对勤勉与时间流逝的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时间流逝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黄省曾
朝代:明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猜你喜欢

登王文铭高明楼四景·其四冬景

海上琼楼碧透纱,当炉扫叶细烹茶。

秦陶不数荆王被,党妓无论太尉家。

最喜冲寒无俗客,更欣索笑有梅花。

山人自是山阴侣,访戴乘流兴未涯。

(0)

咏贺长公枕溪新筑

数亩园中独乐身,别从青野结溪邻。

榆枝折罢吹藜火,柿叶书残岸葛巾。

避俗已拚人共弃,投閒还许鹭相亲。

镜湖一曲能如否,解说风流老季真。

(0)

春日送人入京次过斋韵

白马临江潮欲生,青袍登舫棹将行。

分霓作槛牵长缆,合海为垒酌巨觥。

庾岭雪消梅影瘦,芦沟鸿截剑光横。

何人折赠新杨柳,忆采蘋花讯玉京。

(0)

坐月闻歌

白苧初成夜气清,竹枝袅袅压云生。

自惭默坐澄心客,辜负玲珑月下声。

(0)

九日白塔寺宴集戏呈黄年兄广台

瑟瑟蒹葭白露苍,燕京佳节又重阳。

黄花未吐篱边艳,赤实先临掌上香。

石塔影斜参转语,风筝声断听伊凉。

酒阑击剑心踰壮,不为莼鲈忆故乡。

(0)

识梦

昨夜三更梦故乡,分明记得旧桥庄。

窗儿隔水千花合,亭子迎风八桂香。

理客钓丝情共适,宜人棋局兴偏长。

醒来又在江湖上,吹剑樽前漫举觞。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