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禊依然晋永和,书成只待萐山婆。
《题文徵明兰亭图》全文
- 鉴赏
此诗《题文徵明兰亭图》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描绘晋代修禊活动与文徵明的兰亭图,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长度的思考。
首句“脩禊依然晋永和”,以“脩禊”这一古代文人雅集的传统活动,联想到晋代永和年间文人聚会的盛况,展现了一种历史的延续感。这里的“依然”二字,暗示了尽管时光流转,但这种文化传统依旧被铭记和传承。
次句“书成只待萐山婆”,借用典故,将书法作品的完成比喻为等待萐山婆(传说中能书写不朽文字的神灵)的到来,寓意着文徵明的兰亭图不仅是一幅画,更蕴含了超越时间的艺术价值和永恒的精神追求。
后两句“何须感慨论修短,试看衡山驻日戈”,则转向对生命长度的探讨。诗人认为,对于生命的长短无需感慨,因为真正的艺术与精神追求能够超越物质的存在,如同衡山上的日戈(象征时间的流逝),即使时间不断前行,艺术与精神的影响却能长久留存。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精神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场景与艺术创作,巧妙地融入了对生命、时间与艺术价值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江东去·其十四次东坡韵,题袁佩兰大尹画
海岳道人,向白云深处、静中观物。
百尺瑶台清似水,仄倚丹崖翠壁。
台下梅花,虬枝铁干,点缀千年雪。
三山咫尺,神仙原是人杰。
老我而今自归来,天上豪兴时时发。
笑傲烟霞,看人间、蠛蠓瓮中生灭。
白石樵翁,沧波渔父,相伴俱黄发。
蓬莱小阁,相对灵峰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