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南风景》
《海南风景》全文
明 / 陈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琼台十县与三州,屹立南溟百流

水接扶桑先得日,山逢寒露惊秋

云横婺母堆双髻,雾散公出一头

只道瀛洲登未得,不知身已在瀛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流(bǎi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汹涌,声势浩大。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公出(gōng chū)的意思:指公务出差、外出办事。

寒露(hán lù)的意思:

◎ 寒露 Hánlù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琼台(qióng tái)的意思:指美丽的宫殿或高耸的楼阁。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雾散(wù sàn)的意思:雾散是指雾气消散,形容困惑、迷茫的事物逐渐明朗化或疑虑、误会等逐渐消除。

屹立(yì lì)的意思:屹立意为高耸而直立地站立,形容坚定不移、气势雄伟。

一头(yī tóu)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或程度深厚。

瀛洲(yíng zhōu)的意思:指美丽的岛屿或地方。

只道(zhī dào)的意思:只知道、只认为

出一头(chū yī tóu)的意思:指出现一个新的、突出的事物或现象。

鉴赏

此诗描绘了海南岛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首句“琼台十县与三州,屹立南溟抗百流”开篇即以“琼台”、“南溟”等词勾勒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和壮观景象,仿佛岛屿独立于大海之中,与千百条河流相对抗,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着,“水接扶桑先得日,山逢寒露未惊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海南岛的自然景观。海水与东方之神扶桑相接,似乎能最先感受到太阳的温暖;山峦在寒露时节还未显露出秋天的萧瑟,透露出海南岛四季如春的独特气候特征。

“云横婺母堆双髻,雾散陶公出一头”则通过比喻手法,将云雾缭绕的山峰比作婺母的双髻,雾气散去后,仿佛陶渊明(陶公)的形象显现,既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海南岛的神秘与幽静。

最后,“只道瀛洲登未得,不知身已在瀛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海南岛美景的赞叹之情。诗人自认为未能到达传说中的仙境瀛洲,却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如此美妙的自然奇观之中,流露出对海南岛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南岛独特地理环境和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爱,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作者介绍

陈繗
朝代:明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送何司封知寿州

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

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

郎官已分竹,画鹢似登仙。

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

(0)

次韵和杨公济见赠三首·其三

清谈衮衮思无穷,浑似饶阳邑下逢。

霜重湖天初凛冽,夜长樽酒更从容。

新编自富诗千首,岩邑今饶亩一钟。

兀坐江城随五斗,肯忧紫□□衣慵。

(0)

次韵邓慎思初入同文馆

十载江湖万里行,偶来西馆阅豪英。

云龙九阙晨书诏,灯火千门夜出城。

潇洒庭除当月色,重稠幕帟断人声。

年家兄弟今同舍,会见河南起贾生。

(0)

书省即事

恩旨雠书到午休,笑谈连手得优游。

窗声渐渐回脩竹,庭实鲜鲜亸石榴。

风色洗清天畔阙,鼓声遥转日边楼。

群仙暂驾飞鸾去,从此蓬山更少留。

(0)

家居三首·其一

毁誉平千载,穷通譬一毛。

虹蜺千丈气,岂便伏蓬蒿。

(0)

阳罗矶

石壮山狞不可干,倾江波浪作惊湍。

残霞一抺吴天晚,正苦扁舟不上滩。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