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宪(chéng xiàn)的意思:
原有的法律、规章制度。《书·说命下》:“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宋 王安石 《庙议》:“求之前载,虽或有然,考合於经,乃无成宪,因情製礼,实在圣时。”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之二:“成宪具存,旧章森列。” 严复 《原强》:“祖宗之成宪俱在,吾寧率由之而加实力焉。”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丹地(dān dì)的意思:指红色的地面,比喻志愿者、热心人士等在一些特定的地点或领域默默奉献、努力工作的情景。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典策(diǎn cè)的意思:指合乎规范、经典的策略或计划。
华鲜(huá xiān)的意思:指华丽而美好的事物。
稽古(jī gǔ)的意思:指反复研究、反复琢磨,以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家法(jiā fǎ)的意思:指家庭中的法规和家族中的规矩,用以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
礼文(lǐ wén)的意思:礼貌文明的言行。
露华(lù huá)的意思:指春天到来,大地上的花朵开始绽放。
岂徒(qǐ tú)的意思:不仅仅是
容接(róng jiē)的意思:容忍、接纳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王家(wáng jiā)的意思:指皇室或贵族家族的家庭。
心法(xīn fǎ)的意思:心法指的是人们在修行或者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心得、方法和技巧。
言传(yán chuán)的意思:
(1).用言语表达或传授。《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恒娘》:“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传者也。” 巴人 《点滴集·争论之外》:“‘诗意’或‘诗的意境’,据说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但我以为它并不是什么神秘不可解的。”参见“ 言传身教 ”。
(2).说话。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同志,要水喝你言传。”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三场:“赤卫军们,不要言传了,叫 老马哥 给咱们讲话!”
(3).方言。捎话。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你啥时送礼,给我言传,我朝大伙凑!”由心(yóu xīn)的意思:从内心深处产生或发自内心的情感、意愿或行动。
章彻(zhāng chè)的意思: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完整、清晰,没有一丝杂质。
周旋(zhōu xuán)的意思:周旋指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应对,巧妙处理事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注释
- 丹地:形容华丽的地面,可能指宫殿或重要场合的地面装饰。
从容: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口耳漫周旋:随意的交谈,不拘形式的交际。
帝王家法:皇家的规章制度和传统。
典策言传:经典的文献和口头教诲。
天意悦:指符合天意,得到神明的欢喜。
恩隆赐典:深厚的恩惠与重要的赐予。
礼文稽古:遵循古代的礼仪和典章制度。
主德:君主的品德和威望。
志罔愆:意志坚定,没有过失。
- 翻译
- 丹地之上,从容铺展细密的毡毯,岂止是为了口头耳语的随意交流。
皇家的规矩,源自内心的法则,经典文献通过道义传承。
诵读篇章,让上天的意愿在宴席中得到喜悦,恩赐的典章如露珠般清新。
遵循礼仪,借鉴古训,都成为定制的法则,君主的美德因此得以坚定,不会偏离正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范的作品,名为《恭谢侍读仁皇训典彻章御赐杜工部紫宸殿诗退朝口号并鞍马香茶(其二)》。诗中表达了对皇上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皇帝家法和典策传承的尊崇。
"丹地从容接细毡,岂徒口耳漫周旋。"
这里描绘的是皇宫内景,红色的土地(丹地)与柔软的地毯相连,形成一片温馨宁静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环境的赞美,而不仅是肤浅的听闻或随意的闲逛。
"帝王家法由心法,典策言传以道传。"
这两句强调皇家的规矩和制度(家法)来自内心的修养,并通过言传身教以及德行的传承来体现。这显示了诗人对帝制文化深刻理解。
"章彻诵筵天意悦,恩隆赐典露华鲜。"
这里写到了皇上在紫宸殿赐给诗人的礼物和恩惠,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恩泽的喜悦之情,以及这种恩泽如同露水般清新脉脉。
"礼文稽古皆成宪,主德由斯志罔愆。"
这两句指的是皇上的礼仪和文献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这些都是国家法典的一部分。而帝王之德,由此而来,也是无懈可击的。
整首诗通过对皇宫环境、家法传承、恩泽赐予以及礼文制度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尊崇和个人所得的庆幸。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维护朝廷规矩与文化传统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