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几人行,隔波摇暮晴。
洲回江似玦,山远雪如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孤寂的冬日江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此处几人行”,开篇即点出环境的空旷与人迹罕至,引出下文对静谧景象的描绘。接着,“隔波摇暮晴”一句,通过动态的波光与静态的暮色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摇”字,不仅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洲回江似玦,山远雪如城”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洲与江、山与雪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这里,“回”字与“似”字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江水的曲折与雪山的巍峨。
“离合看双橹,荒寒又一程”则将视角转向船只,通过“离合”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的聚散离合的感慨。同时,“荒寒”一词,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冷清,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一句中,“又一程”的重复,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短暂与旅程的漫长。
最后,“今年梅未醉,最觉别来轻”两句,以梅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相聚不易的深深感慨。梅花未醉,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醒与警醒,而“别来轻”则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沉重与思念的深切。这两句在情感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情咏叹。
宜州丹砂产旸谷,不比辰溪攒箭镞。
素霓深抱赤城霞,斩猩半染于阗玉。
海日下照珊瑚红,化为姹女金芙蓉。
一从擘华分禹璞,犹有绛气埋云峰。
铸鼎泥坛有消息,坐看光辉成五色。
淮南鸡犬亦同升,九转真能生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