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香奁八咏·其四水盆沐发》
《香奁八咏·其四水盆沐发》全文
元 / 黄伯旸   形式: 古风

井花满注玻瓈绿,一片春澌莹如玉。

晴窗解下十八鬟,三尺青丝漾寒渌。

兰膏洗尽香腻消,满手绿苔新带潮。

蝉翅湿飞不起,花雾晓收红日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玻瓈(bō lí)的意思:指脆弱、易碎的东西或情感。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蝉翅(chán chì)的意思:比喻虚假的外表或短暂的荣华富贵。

春澌(chūn sī)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或气氛热闹、繁荣。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井花(jǐng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物体的外表美丽动人,像井里开出的花朵一样。

兰膏(lán gā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动人。

晴窗(qíng chuāng)的意思:指晴朗的天气下打开窗户,也比喻心情舒畅、欢乐。

青丝(qīng sī)的意思:指年轻人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香腻(xiāng nì)的意思:形容气味香浓,令人陶醉。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在晴朗的窗前以水盆沐发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感官体验和生动的自然景象。

首句“井花满注玻瓈绿”,以“井花”比喻清澈的井水,如同碧绿的琉璃般晶莹剔透,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接着,“一片春澌莹如玉”进一步强调了水的纯净与晶莹,仿佛春天初融的冰块一般洁白无瑕。

“晴窗解下十八鬟,三尺青丝漾寒渌”中,“晴窗”点明了沐浴的时间和地点,阳光透过窗户,映照着女子解开的十八个发鬟,她的长发如同三尺青丝,在水中轻轻荡漾,泛起寒渌的光泽,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美。

“兰膏洗尽香腻消,满手绿苔新带潮”则描绘了沐发的过程。使用了“兰膏”这一古代常用的护发用品,暗示了女子对美的追求。经过清洗后,手上的香气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绿苔新带潮”的感觉,既体现了沐发后的清新,也暗含了一种自然与肌肤的和谐。

最后,“露蝉翅湿飞不起,花雾晓收红日高”通过露珠中的蝉翼和晨雾中的红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融入画面之中,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命力和时间的流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沐发时的静谧之美,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黄伯旸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山行有感

地僻逢人少,同行自有群。

几多山脊雪,一片马头云。

古木参天出,寒鸦薄暮闻。

可怜春草发,谁为采幽芬。

(0)

中秋无月

连宵雨太急,仙桂失清芬。

四野明秋水,孤城乱暮云。

阴晴何处定,悲乐此时分。

不见山河影,笙歌空自闻。

(0)

寓晁太史湖亭王乐三见过同酌

子猷吾旧好,乘兴过林扉。

席外沧波近,歌边白鸟归。

浦烟开霁色,松日转春辉。

学士呼新酒,宁教幽事迟。

(0)

刘侍御叔清擢守扶风赋此寄赠

旌节发河阳,君行西路长。

心悬陇上月,威带日南霜。

入郡春随马,谈兵秋满堂。

于今汲长孺,易使鬓毛苍。

(0)

送李侍御化甫巡边

绝漠黄云浩莽莽,层冰大雪几千丈。

一夜压倒燕然山,白日不照北海上。

海色欲冻惨不流,鲸鲵僵卧天吴愁,朔风猎猎吹不休。

千山埋部落,万山失马牛,安得壮士弯弧策紫骝。

君王一怒静边尘,使者乘骢当北巡。

行看勋业上麒麟,倚长剑,苏烝民。

(0)

山行

冒雨登山望眼舒,翠微山色拥征车。

只看足底烟云合,便是洪荒太古初。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