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谒 庙 马 上 有 感 宋 /欧 阳 修 旌 旆 晓 悠 悠 ,行 惊 岁 已 遒 。霜 云 依 日 薄 ,野 水 带 冰 流 。富 庶 齐 三 服 ,山 川 禹 九 州 。自 怜 思 颍 意 ,无 异 旅 人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富庶(fù shù)的意思:富贵不是永恒的,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旌旆(jīng pèi)的意思:旌旆是指旗帜和旌旗,泛指旗帜飘扬的场景。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旅人(lǚ rén)的意思:指旅游中的人,也可泛指行人、路人。
日薄(rì bó)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形容时光已经过去了大部分,事情即将结束。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霜云(shuāng yún)的意思:指寒冷天气中的云彩,也比喻严寒的气候。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翻译
- 旗帜在清晨飘摇不定,行进中惊觉岁月已近尾声。
霜雾般的云彩紧贴着阳光,野外的水流带着冰层流淌。
富饶的地区如同古代的三服之地,山川连绵仿佛大禹时代的九州。
我独自感叹,思念家乡的情感与旅人的愁绪并无二致。
- 注释
- 旌旆:旗帜。
悠悠:飘摇不定的样子。
遒:尽,尾声。
霜云:像霜一样的云层。
三服:古代指中原地区的三个区域。
禹九州:大禹时代划分的九个州,象征地域广大。
颍:地名,颍州,诗人的故乡。
旅人愁:旅人的思乡之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谒庙马上有感》,描绘了清晨出行时所见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旌旆晓悠悠",以旗帜飘摇的动态画面开篇,展现出早晨的宁静与队伍的行进;"行惊岁已遒",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意识到一年将尽。
"霜云依日薄",通过霜云与阳光的交融,描绘出冬日景色的冷峻与明亮;"野水带冰流",进一步强化了季节特征,河水结冰,流动中显露出坚韧的生命力。接下来,诗人借"富庶齐三服",赞美国家的繁荣昌盛,"山川禹九州"则寓言了中华大地的广阔和历史的厚重。
最后两句"自怜思颍意,无异旅人愁",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仍然怀有对故乡颍地的思念,这种思乡之情与旅途中的游子愁绪并无二致。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沉的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