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燕台别,频承注问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衣(bān yī)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普通士兵,也用来比喻平凡、普通的人。
共识(gòng shí)的意思:
◎ 共识 gòngshí
[common understanding] 指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所寻求的共同认识、价值、理想
这个问题已经获得朝野的共识款段(kuǎn duàn)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内容、章节或段落的划分。
偏怜(piān lián)的意思:偏袒、偏爱、偏心地怜悯或同情。
樵渔(qiáo yú)的意思:指人们艰苦劳动、勤劳致富的精神和行为。
轻身(qīng shēn)的意思:指心灵或身体轻松自在,没有负担或压力。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乌鸟(wū niǎo)的意思:形容孤独无助,没有依靠。
燕台(yàn tái)的意思:指辽东的燕京和山东的台城,泛指北方和南方。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皂帽(zào mào)的意思:指以各种方式诬陷他人,使其蒙受冤屈和损害。
-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友人从燕地归来探望诗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怀旧之情。首句“一载燕台别”,简洁明了地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与地点,燕台,这里指代燕京,暗示了友人与诗人的深厚友谊。接下来的“频承注问书”,则展现了友人对诗人的关怀与思念,通过频繁的书信往来,传递着彼此的牵挂。
“天空乌鸟去,秋到雁行初”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天空中的飞鸟离去,预示着季节的更替,秋天的到来,而大雁南飞则是秋季特有的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含了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之意。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共识班衣重,偏怜皂帽疏”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与对友情的珍视。“共识班衣重”,意为共同经历过的美好时光难以忘怀,强调了友情的深厚;“偏怜皂帽疏”,则可能是在感叹友人旅途劳顿,或是对友人朴素装扮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关心。
最后,“轻身骑款段,一径访樵渔”,描述了友人归来的场景,以轻松的姿态骑着马匹,探访山林间的樵夫和渔民,既展现了友人归家后的悠闲与自在,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近自然、贴近生活的深厚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友情的温暖与珍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太守富枢密见示题赵叔问回光庵诗次韵奉和因叙比蒙屈顾郊居愧谢之意
千骑双旌间绿沉,草堂无径辱幽寻。
应怜范叔穷愁甚,更觉文翁德化深。
泌饮衡门聊寄老,高山流水旧知心。
朝来拭目窥新句,入木锵金比道林。
次韵和颍昌叶翰林·其一同许学士亢宗干誉汎舟潩水
高云下甘泽,肤寸即有馀。
瀛波纳牛迹,亦复鳣鲸居。
翰林补天手,妙语追三闾。
聊从颍川借,似厌承明庐。
坐令啸诺地,不异畏垒墟。
斯人乐佳政,欣若饱稻鱼。
恢恢云梦胸,中有几石渠。
时来潩水旁,傲睨万物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