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颜(chéng yán)的意思:承受笑容,接受他人的脸色。
丁年(dīng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年龄在十三岁至十八岁之间的青少年阶段。
泪涟(lèi lián)的意思:指眼泪像涟漪一样连绵不断地流淌。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潸然(shān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时流泪的样子。
生后(shēng hòu)的意思:指某事发生后的情况或状况。
台衮(tái gǔ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庄重、端正。
托迹(tuō jì)的意思:指通过追踪痕迹来寻找线索或证据。
午桥(wǔ qiáo)的意思:指中午时分桥上行人稀少,形容人迟钝、懒散或事情不景气。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翻译
- 跟随您在剑南幕府,您的壮志激励我的青春年华。
将我置于学子之后,向贤明的君主举荐。
靠近您如承颜般尊贵,寄身于午桥附近的身影。
虽然与朝廷相隔千里,不禁老泪纵横。
- 注释
- 相从:跟随。
剑南幕:剑南节度使的幕府。
壮:激励。
丁年:青年时期。
寘:放置。
诸生:众多读书人。
荐:推荐。
明主:贤明的君主。
承颜:承蒙恩颜。
台衮:古代官服,此处指高位官员。
托迹:寄托踪迹。
午桥:历史上的地名,在洛阳附近。
壤厦:朝廷。
潸然:流泪的样子。
涟:泪流不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李楼山观文(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深切感慨。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这里描绘了两位朋友在剑南共度青春时光的情景,其中“公壮”指的是朋友的英俊,“我丁年”则是诗人自己的青年时代。"剑南"通常指的是四川一带。
“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得到朝廷重用的美好愿望。“寘彼”意为将他们推荐,“诸生”是对朋友的尊称,“荐之明主前”则是希望他们能够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
“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年老时依然追念往昔情深的场景。“承颜台”可能是一处高台或楼阁,“衮近”则是接近衣襟之意;“托迹午桥边”中的“托迹”意味着留下足迹,诗人似乎在述说自己老年时仍旧喜欢到某个地方去怀念过去。
最后两句,“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壤厦”指的是长久的时间,“千秋隔”则强调了时光的漫长;“潸然老泪涟”则是诗人在回忆中不禁老泪纵横,表达了深沉的怀旧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青春记忆的追述,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其二
日人行新法,中国始遣使。
华民我自辖,诸国不得视。
彼非不欲尔,实亦势所至。
来者更五公,交涉略可志。
吾初检案牍,抄撮取关系。
会以事不竟,讫未就编次。
又观图书馆,典籍亦略备。
尽蒐为目录,颇足资考异。
迁延顾莫往,尤未坠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