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禅宗高僧的拜访与对话。首句“花开花落春何在”以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隐喻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次句“宴坐高僧总不知”,描述了诗人与禅宗高僧交谈的情景,高僧宴坐于静室之中,似乎对世间的变迁不为所动,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后两句“空色难谩禅伯眼,蔷薇应待老夫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空色难谩禅伯眼”中的“空色”指的是禅宗中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理解,即一切皆空,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禅伯(高僧)的眼睛洞察一切,难以被表面的物质世界迷惑,体现了禅宗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后半句“蔷薇应待老夫诗”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蔷薇花开之时,他将用诗歌来表达对这一美好景象的赞美与感悟。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通过艺术创作来传达内心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意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禅宗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超然精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蘖归途以碧潭清皎洁为韵分得碧字真歇泛舟
苦为扪萝行,正坐爱山癖。
振衣云中树,洗耳泉上石。
稍寻优钵林,偶旁瞿昙宅。
溪横走羊肠,山转回龙脊。
两难伴搘筇,二老共飞锡。
望迷落叶秋,坐断蒲团夕。
云归绕窗明,香尽出檐碧。
希声发岩窦,妙观生墙壁。
尘缘苦椎板,胜事成今昔。
离家月垂钩,归路月挂璧。
师今一帆轻,我向百里役。
船了罢持桡,赵州行蓦直。
将至徽川道中花
平生爱山老山间,行山怕尽去复还。
兹游深入众山囿,一日看尽平生山。
颇闻黄山最奇秀,紫翠六六堆孱颜。
端如啖蔗及佳境,快意不复嘲天悭。
我生目力固有限,应接不暇愁跻攀。
要令你次洞表里,扫尽礧块罗烟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