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博得(bó dé)的意思:获得,赢得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放歌(fàng gē)的意思:指高兴地歌唱或欢快地歌舞。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津头(jīn tóu)的意思:津头指的是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源头部分,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开端。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与自在的哲学意味。
首句“生长江湖寄一蓑”,开篇即点出渔父生于江湖,以蓑衣为伴,生活于水波之上,形象地展现了渔父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次句“扁舟随日钓烟波”,进一步描绘了渔父的生活日常。他驾着小舟,随着太阳的移动,在烟雾缭绕的水面垂钓,生活节奏与自然同步,充满了闲适与自由。
第三句“得鱼博得瓶中米”,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了生活的智慧与满足感。渔父通过钓鱼获取食物,维持生计,这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方式。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生存所需,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幸福。
最后一句“明月津头又放歌”,将画面推向高潮。当夜幕降临,明月高悬,渔父在渡口放声歌唱。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渔父生活的乐趣与乐观,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与月光、波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父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简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生活的豁达与乐观态度。诗人苏仲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渔父的生活方式,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新知永州陈祕丞瞻赴任
零陵古郡枕湘川,太守南归得意年。
茶味欲过衡岳寺,橘香先上洞庭船。
锦衣照耀维桑地,石燕翻飞欲雨天。
若到浯溪须舣棹,次山遗颂想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