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人 寻 裴 斐 唐 /储 光 羲 柱 史 回 清 宪 ,谪 居 临 汉 川 。迟 君 千 里 驾 ,方 外 赏 云 泉 。路 断 因 春 水 ,山 深 隔 暝 烟 。湘 江 见 游 女 ,寄 摘 一 枝 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暝烟(míng yān)的意思:指天色昏暗,像烟雾一样看不清楚。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湘江(xiāng jiāng)的意思:指激流勇进,形容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游女(yóu nǚ)的意思:指流浪在外的女子,多用来形容行踪飘忽、无固定居处的女性。
云泉(yún quán)的意思:云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声音高亢激昂、宏亮洪亮,像云气和泉水一样响亮清脆。
谪居(zhé jū)的意思:指被贬谪到边远地方居住。
柱史(zhù shǐ)的意思:柱石,指古代纪念碑上刻写的历史记载。比喻重要的历史资料或纪实。
- 翻译
- 史官返回清正的朝廷,被贬谪居住在汉水边。
期盼你从千里之外驾车而来,一同欣赏山间的云雾和泉水。
道路因春水上涨而中断,深山中弥漫着黄昏的烟霭。
在湘江边见到出游的女子,想请你摘下一枝莲花。
- 注释
- 柱史:古代官职名,负责记录朝廷大事。
清宪:指清廉公正的法制。
谪居:被贬谪到外地居住。
汉川:汉水流域。
迟君:等待你的到来。
云泉:自然美景,象征隐逸生活。
春水:春天涨水。
暝烟:傍晚的烟雾。
湘江:中国南方重要河流。
游女:出游的女子,可能象征纯洁或美好。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送人寻裴斐》。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朋友临别时的惆怅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柱史回清宪,谪居临汉川":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被贬官的凄凉氛围。"柱史"指的是官员职位被撤销,而"谪居"则意味着被流放到边远之地。这里的"清宪"可能是对汉川自然风光的一种赞美,显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失去官职的无奈。
"迟君千里驾,方外赏云泉":这两句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和景象。"迟君"意味着留恋不舍,而"千里驾"则描绘了一种长途旅行的壮阔画面。"方外"指的是远离尘世的地方,"赏云泉"则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路断因春水,山深隔暝烟":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送别时的孤独感。"路断因春水"表明春天的雨水使得道路无法通行,而"山深隔暝烟"则是对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的一种形象描绘。
"湘江见游女,寄摘一枝莲":最后两句通过诗意的表达传递了一份情感。"湘江"作为中国古代常见的地名之一,这里可能是指远方或边缘之地。而"寄摘一枝莲"则是一种含蓄的情感表达,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清净,此处可能代表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送别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友情的深切留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哀东津
甬江夙称财货薮,出纳金钱日千斗。
市估意气同骄云,能叱碑鼍过河走。
结群敛利逾国征,上贿贪官作心手。
爞爞虐火扬燄炉,惨惨盲风扇冰阜。
树巢欲折鸮何依,失色奔踉瘈如狗。
窖银不救一餐饿,掘穴墙根作行牖。
弱民侧目心幸灾,强者乘机起争踣。
当年抗礼大府庭,袒裸蹲街席遮丑。
小人弗自量威福,宜以淫凶启天咎。
如磐黑眚津南蔀,赤有虹芒射蒲柳。
败兵泄愤来捉人,险地株连到黄口。
拯危应变虽有才,难掩将军甲颜厚。
大傩四目遭鬼欺,去向穷村嚇痴妇。
健儿赤臂刀悬肘,缚罕桥梁馘三首。
县官率隶来助威,石响锒铛绁拖杻。
饥鲸饮血扬赤鬐,塞岸昏霾扫一帚。
还虞滋蔓及善民,星夜讥行密巡掫。
辟人昔态真雄赳,立尔消亡向乌有。
祅神驱魅乘豹过,铦刃抽霜刮尘垢。
车传梱运空积藏,黠鼠徒劳坐关守。
烹菰捣蟹供樽酒,风雨无惊让船叟。
《哀东津》【清·姚燮】甬江夙称财货薮,出纳金钱日千斗。市估意气同骄云,能叱碑鼍过河走。结群敛利逾国征,上贿贪官作心手。爞爞虐火扬燄炉,惨惨盲风扇冰阜。树巢欲折鸮何依,失色奔踉瘈如狗。窖银不救一餐饿,掘穴墙根作行牖。弱民侧目心幸灾,强者乘机起争踣。当年抗礼大府庭,袒裸蹲街席遮丑。小人弗自量威福,宜以淫凶启天咎。如磐黑眚津南蔀,赤有虹芒射蒲柳。败兵泄愤来捉人,险地株连到黄口。拯危应变虽有才,难掩将军甲颜厚。大傩四目遭鬼欺,去向穷村嚇痴妇。健儿赤臂刀悬肘,缚罕桥梁馘三首。县官率隶来助威,石响锒铛绁拖杻。饥鲸饮血扬赤鬐,塞岸昏霾扫一帚。还虞滋蔓及善民,星夜讥行密巡掫。辟人昔态真雄赳,立尔消亡向乌有。祅神驱魅乘豹过,铦刃抽霜刮尘垢。车传梱运空积藏,黠鼠徒劳坐关守。烹菰捣蟹供樽酒,风雨无惊让船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167c70fb1c51e8615.html
读汉书五章·其四
避谤图苟安,讵云知体要?
竭尔灌婴谋,难弭过山盗。
天门云九重,守之赤文豹。
蒯生虽善言,无由沥血告。
金钱费流输,庐山壑如窖。
六军霸上来,尽为儿戏噪。
应变在慎权,鉴远不资耄。
张掖惟弱兵,犁污尚难傲。
孝武天亶才,诏令见能到。
是以元封初,师詟朔方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