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罢社(bà shè)的意思:罢社指的是停止社交活动,不再参与社交活动。
败群(bài qún)的意思:指一群人或团体在某种方面失败或失去信誉。
辩口(biàn kǒu)的意思:指能够辩论口才出众、能言善辩。
骨自(gǔ zì)的意思:自己的骨头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揽辔(lǎn pèi)的意思:揽辔指驾驭马车时握住缰绳,引申为掌握权力或掌控局势。
流言(liú yá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没有证据的传闻或谣言。
闾里(lǘ lǐ)的意思:指家乡、故乡。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宿草(sù cǎo)的意思: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或依赖某个地方的人。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贤豪(xián háo)的意思:贤豪指的是既有贤德又有豪爽的品质。形容一个人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豪爽的性格。
悬河(xuán hé)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内容丰富、长篇大论。
正使(zhèng shǐ)的意思:指正直的人能够成为有影响力的使者或者官员。
知闻(zhī wén)的意思:知道、听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对徐节之学士慎言的悼念之作。诗人以“辩口悬河气吐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徐节之学士的口才出众,言辞如云,令人钦佩。接着,“贤豪往往尽知闻”,表明徐节之学士在当时社会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论兵似欲无坚敌,揽辔常思去败群”,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徐节之学士在军事策略上的高超见解和治理国家的决心与能力,他似乎想要消除所有敌人,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正使流言成玉玷,何妨浃骨自兰芬”,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徐节之学士遭遇流言蜚语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赞扬了他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尚品德的品质,如同兰花般散发出芬芳。
最后,“他年罢社悲闾里,宿草犹应哭故坟”,诗人预见到将来人们会为徐节之学士的离世而悲伤,即使在他去世多年后,人们仍会在他的墓前哀悼,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徐节之学士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蒺藜
爰有蒺藜,树之中庭。日月几何,维叶青青。
青青之叶,不可采撷。凌彼嘉卉,自以为杰。
念汝非种,亦天所生。怜而勿锄,乃伤我于行。呜呼!
畴昔之日,有一溉之德。不以为德,肆为残贼。
蒺藜蒺藜,谁其树之?于汝勿尤,怛焉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