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夜 招 晦 叔 唐 /白 居 易 庭 草 留 霜 池 结 冰 ,黄 昏 钟 绝 冻 云 凝 。碧 毡 帐 上 正 飘 雪 ,红 火 炉 前 初 炷 灯 。高 调 秦 筝 一 两 弄 ,小 花 蛮 榼 二 三 升 。为 君 更 奏 湘 神 曲 ,夜 就 侬 来 能 不 能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冻云(dòng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寒冷,云彩凝结成冰。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高调(gāo diào)的意思:形容言行态度张扬、引人注目,不低调的表现。
红火(hóng huo)的意思:形容繁荣兴旺,充满活力。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火炉(huǒ lú)的意思:火炉是指炉内燃烧旺盛的火焰,比喻工作、学习等场合的繁忙和热烈。
结冰(jié bīng)的意思:指水面或其他物体上的液体变为冰。
蛮榼(mán kē)的意思:形容物品粗糙、简陋。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秦筝(qín zhēng)的意思:指琴棋书画等艺术类事物的高超技艺。
湘神(xiāng shén)的意思:湘神是指楚国的神明,也用来形容才华出众、非凡的人。
一两(yī liǎng)的意思:指极其微小的数量,形容非常少或微不足道。
毡帐(zhān zhàng)的意思:指固定的、不易变动的局面或形势。
- 注释
- 庭草:庭院中的草。
留霜:留有霜冻。
池结冰:池塘结冰。
黄昏:日落时分。
钟绝:钟声停止。
冻云凝:寒冷的云层凝固。
碧毡帐:绿色的毛毡帐篷。
飘雪:雪花飘落。
红火炉:红色的火炉。
初炷灯:初次点燃的灯火。
秦筝:古代弦乐器,类似筝。
一两弄:一两首曲子。
小花蛮榼:小巧精致的酒壶。
二三升:大约两三升酒的量。
湘神曲:关于湘水之神的乐曲。
夜就侬来:夜晚来到你身边。
能不能:是否可以。
- 翻译
- 庭院中的草上留着霜,池塘已结冰,黄昏时分寒气凝重连钟声都似乎停止了。
绿色的毛毡帐蓬中雪花飘落,红色火炉前刚刚点燃了灯火。
轻轻弹起秦筝,奏出一两首曲子,小小的酒壶中斟满了两三升酒。
为了你我再弹奏一曲湘神曲,夜晚我能来到你身边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庭院、池塘、钟声等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主人公独处夜晚时的孤寂与期待。
“庭草留霜池结冰”这两句通过对庭院和池塘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严寒景象,而"黄昏钟绝冻云凝"则是时间的暗示,黄昏时分,钟声停止,天空中弥漫着的云朵似乎也被冻结住了。
“碧毡帐上正飘雪,红火炉前初炷灯”这两句进一步加深了冬日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了室内温暖而又略带孤独的情境。"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榼二三升"则是对室内乐器演奏的描写,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
最后,“为君更奏湘神曲,夜就侬来能不能”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希望通过《湘神曲》传递自己的心声,并期待着对方的到来。"夜就侬来能不能"则是对夜晚是否会有所等待的模糊表达。
整体来说,这首诗既描写了冬日景象,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情感,通过细腻的情境和丰富的意象,创造出了一幅深邃而又温馨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壶中天慢.送春
深深庭院,正绿肥红瘦,几番梅雨。
九十韶光都过了,引起离思千缕。
燕语添愁,莺声做暖,无计留春住。
依稀梦醒,谁将心事低诉。
回首芳草天涯,王孙去也,消息知何处。
难道东风真有脚,踏碎落红无数。
豆蔻歌残,蔷薇香冷,寂寞扃朱户。
匆匆一别,添人多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