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瘦有馀光,名与天地亘。
兹山与周旋,安得往脩敬。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嘲咏(cháo yǒng)的意思:嘲笑并歌颂或赞扬。
晨暝(chén míng)的意思:晨暝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清晨和黄昏时分。它用来形容日出和日落时天空的色彩变化和光线的变幻。
尺中(chǐ zhōng)的意思:尺中指的是尺子的中间部分,意味着一个小小的尺寸或范围。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翠幕(cuì mù)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如画。
斗酒(dǒu jiǔ)的意思:指饮酒比赛或酒量较量。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繁柯(fán kē)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的枝叶。
幡然(fān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之间发生的变化,转变得彻底而迅速。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辉映(huī yìng)的意思:光芒映照,闪耀夺目。
回想(huí xiǎng)的意思:回忆、回忆起过去的事情。
将迎(jiàng yíng)的意思:即将迎接或面对。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马鬣(mǎ liè)的意思:比喻品质高尚、气概威武的人。
徘回(pái huí)的意思:指在同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无所适从,犹豫不决。
蓬颗(péng kē)的意思:形容头发散乱、凌乱不整的样子。
轻舠(qīng dāo)的意思:形容小船轻盈灵活,行驶迅速。
殊胜(shū shèng)的意思:非常优秀或出众,超越寻常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微径(wēi jìng)的意思:微小的路径或道路
危磴(wēi dèng)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艰险。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悬磬(xuán qìng)的意思:形容心情或气氛紧张、激动。
眼力(yǎn lì)的意思:指观察事物的敏锐程度和洞察力。
烟鬟(yān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和飘逸的仪态。
遥岑(yáo cén)的意思:指距离遥远,相去甚远。
音容(yīn róng)的意思:音乐和容貌,指声音和外貌。
与天(yǔ tiān)的意思:与天指与天地自然相通、与天和谐共处。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周旋(zhōu xuán)的意思:周旋指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应对,巧妙处理事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六月里在家中开窗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考和情感体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老去舍轻舠”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不再追求轻舟泛游的生活,转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接着“小室坐悬磬”描绘了简陋的小屋中,仅有的几件物品,象征着生活的朴素与淡泊。
“六月不出门,端居阅晨暝”写出了诗人六月里闭门不出,静心观察一天从清晨到夜晚的变化,体现了他对自然时间流转的敏感和欣赏。
“安知咫尺中,有此大殊胜”则表达了意外发现身边的美好,即使是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令人惊喜的美丽。
“今晨穿北垣,万象忽辉映”描述了诗人打开窗户后,眼前景象突然变得明亮生动,万物仿佛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太虚本无穷,眼力恐自竟”暗示了宇宙的广阔无垠,而人的视野和理解能力却是有限的,表达了对大自然无限奥秘的敬畏。
“遥岑蔽清樾,了不赴将迎”描绘了远处山峦遮蔽了树木,但并不影响其自然之美,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翠幕空繁柯,烟鬟入幽凭”通过比喻,将山林间的景象比作翠绿的帷幕和烟雾缭绕的发髻,形象地描绘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
“双峰始幡然,起应高士聘”写出了两座山峰突然显现,似乎是对高雅人士的邀请,寓意着自然界的美好与高尚品质的契合。
“长瘦有馀光,名与天地亘”赞美了山峰虽瘦长却充满光辉,其名声如同天地般永恒,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类精神的共鸣。
“马鬣亦已颓,蓬颗没微径”描述了曾经的路径因草木生长而变得难以辨认,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兹山与周旋,安得往脩敬”表达了诗人与这座山的亲近,希望有机会能更加恭敬地对待它,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斗酒时自浇,先生醉初醒”写出了诗人偶尔饮酒自娱,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即使在醉意初醒时,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落月挂长松,悲风绕危磴”描绘了月色下的松树和环绕在险峻石阶上的悲凉秋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徘回想音容,彷佛听嘲咏”表达了诗人徘徊于自然之中,回想起与自然对话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自然界的嘲讽与咏叹,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