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旅夕逢所亲述怀》
《旅夕逢所亲述怀》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乍见悲欢,相询语夜阑

数年罢道路诸弟饥寒

井灶多故亲朋永叹

自怜飘泊甚,闻此屹忧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欢(bēi huān)的意思:指人生中的悲伤和喜悦,包括悲痛和欢乐两种情感。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多故(duō gù)的意思:多次遭遇不幸或困扰。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井灶(jǐng zào)的意思:井灶是指家庭中的井和灶,比喻生活安定、家庭和睦。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亲朋(qīn péng)的意思:亲戚朋友。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永叹(yǒng tàn)的意思:永远叹息、长久感叹

忧端(yōu duān)的意思:指忧虑和危险的事情。

乍见(zhà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突然见到某人或某物。

诸弟(zhū dì)的意思:指兄弟们,表示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鉴赏

这首诗名为《旅夕逢所亲述怀》,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多年未见的亲友重逢的情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首句“乍见却悲欢”,生动地展现了重逢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又有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相询语夜阑”描述了两人深夜长谈的情景,话语间充满了对彼此近况的关切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数年罢道路,诸弟泣饥寒”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兄弟们生活困苦的担忧,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无奈。这里不仅体现了深厚的亲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井灶还多故,亲朋有永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井灶依旧,但人事已非,亲朋好友在感叹时光的无情流逝和生活的不易。这一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最后,“自怜飘泊甚,闻此屹忧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以及听到亲友述说后内心的沉重忧虑。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和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题梨花鹦鹉

何处珍禽绿羽衣,梁王池上恋芳菲。

也知解语为身累,从此无言竟夕晖。

(0)

初秋留别石田阜阳诸公·其二

石田佳处阜阳亭,几度清游到玉瓶。

金井夜凉初叶下,石门云尽数峰青。

林间扫榻同僧定,洞里鸣琴共鹤听。

正好欢携仍又别,不堪愁思晚冥冥。

(0)

玉融潘原润将义葬其师黄山陈平叔一日持广赙集过予愧贫不能助遂赋此以赠之

布衣相对两忘贫,共忆黄山泪满巾。

高士姓名因有传,中郎书籍与何人。

墨池雨冷苔空积,笔冢秋深草自新。

惆怅一杯何所寄,唯应高谊独悲辛。

(0)

赠别王董教弟归沔阳

白酒黄花醉共驩,景陵归思又漫漫。

愁看南浦连枝别,况是西风落叶残。

三楚帆飞湘雁远,五华人去海霜寒。

故乡却恋多鱼米,应念贤兄尚冷官。

(0)

题高漫士逸墨山水

古人逸笔多大意,寿岩宝晋方壶是。

今之画史谁最奇,玉堂待诏予知己。

此君别自有天机,恰似张颠草圣时。

醉来也解头濡墨,醒后翻言画者谁。

满堂积翠横仙峤,主人坐听苏门啸。

万籁天声发指头,百道风泉出心窍。

欲借岩扉隐鹖冠,绿萝青壁共谁攀。

江云渭树悠悠别,聊寄相思水墨间。

(0)

题山水图

忆昔扁舟过南楚,飘泊潇湘洞庭浦。

积水寒天梦泽深,疏钟淡月巴陵曙。

君山独上思悽然,竹树苍凉绕暮蝉。

空陵草没皇英骨,古井苔荒柳毅泉。

一别湘江向十秋,披图远忆旧时游。

青枫寂历烟中烧,远岫依稀鸟外愁。

云帆去去寻仙岛,我欲因之拾瑶草。

再三招手呼不来,令人独立伤怀抱。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