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间穿旧箭,原上列新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那(ā nà)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关系密切。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大司(dà sī)的意思:大司指的是大官员,大臣。
得名(dé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字或称号
风枝(fēng zhī)的意思:比喻人或物在某个大的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
金城(jīn chéng)的意思:指坚固的城墙或堡垒,也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稳固的立场。
绝域(jué yù)的意思:指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
南朝(ná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系列朝代,特指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
上列(shàng liè)的意思:上述列举的内容。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雪眼(xuě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清澈如雪花一般。
眼明(yǎn míng)的意思:形容视力敏锐,洞察力强,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大司马(dà sī mǎ)的意思:指掌握实际权力的人,也可以指某个领域中的权威人物。
- 鉴赏
这首《边柳》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边疆之地的柳树形象,充满了苍凉与坚韧之感。
首句“绝域谁相赏”,开篇便以一种孤寂的氛围引入,暗示边疆之地远离繁华,无人欣赏,柳树独自生长在荒凉之地。接着“阿那自得名”一句,看似自问自答,实则表达了柳树虽处绝域,却能自得其名,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
“叶间穿旧箭,原上列新营。”这两句通过“旧箭”与“新营”的对比,不仅描绘了边疆的战事频繁,也暗示了柳树在战争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箭穿叶间,显示出柳树的顽强;原上新营,则预示着战争的不断延续。
“白日风枝折,残春雪眼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柳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状态。白日的狂风摧折了柳枝,但即使在残春之际,柳树依然保持着生机,其生命力之强可见一斑。“雪眼明”更是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柳树的绿意比作明亮的眼睛,生动地展现了柳树在逆境中的顽强与希望。
最后,“南朝大司马,空复涕金城。”这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柳树虽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但在现实的残酷面前,仍不免让人感到悲哀与无奈。大司马是古代高官,此处象征着柳树虽有高尚品格,却无法改变身处绝域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柳树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综上所述,《边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疆柳树的独特风貌和坚韧精神,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边疆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曰东坡饼顷在燕尝有诗云西州最重眉山饼冬后春前无别羞今度燕山试收拾中间惟欠一元修元修即巢菜之别号盖豌豆菜也东坡故人巢元修尝致其种于黄冈下因得名元修南方有之燕中无此种余来河间再见立春感旧事用前韵·其二
我家自贵东坡饼,不为人间肉食羞。
闻道西山薇蕨长,摘来我可辈元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