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百熙联》
《挽张百熙联》全文
清 / 待考   形式: 对联

立宪法律精神,愿同堂百人,咸体公遗疏中,未完心事

教育文明基础,于开幕廿世纪,长留我学界上,无限哀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思(āi sī)的意思:指因悲伤、忧愁而思念、怀念。

百人(bǎi rén)的意思:形容人多,人群众多。

法律(fǎ lǜ)的意思:法律是指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制度。

基础(jī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最基本的部分或基础。

教育(jiào yù)的意思:指引、培养和引导个体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开幕(kāi mù)的意思:指某个活动或事件的开始或拉开序幕。

立宪(lì xiàn)的意思:指国家通过宪法确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权力机构。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世纪(shì jì)的意思:指一百年的时间,也比喻非常长的时间。

同堂(tóng táng)的意思:同堂指同居一个屋檐下,同为一家人。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学界(xué jiè)的意思:指学术界,即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群和学术界的组织机构。

鉴赏

此挽联以深沉哀思与崇高敬意交织,悼念张百熙先生,其精神之高尚,令人动容。上联“以立宪振法律精神”赞颂张百熙先生在宪政与法制领域的卓越贡献,彰显其对国家治理与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下联“愿同堂三百人,咸体公遗疏中,未完心事”表达对先生遗志的深切缅怀,希望与会者能继承并实践先生未竟之事业。最后,“惟教育辟文明基础,于开幕廿世纪,长留我学界上,无限哀思”则强调了教育在文明发展中的基石作用,以及对张百熙先生在教育领域留下宝贵遗产的无限怀念。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是对张百熙先生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致敬,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待考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古意·其六

中夜治舟楫,越海远游遨。

游遨将何为,万宝聚岩坳。

珊瑚七尺余,珠树罗蓬蒿。

持之向中国,可以金张豪。

出门忽不乐,欲进心恒慅。

但恐蛟龙怒,骨肉沦波涛。

人生亦有命,圣贤莫能逃。

遗穗尚可拾,言归卧林皋。

(0)

复出西郊

步出城西门,春岸多流水。

戺戺沙雁去,茷茷江云起。

居民亦何事,南亩将耘耔。

提携汀沙际,吴语烟雾里。

自予离兵燹,廿载劳转徙。

归来展游眺,泫然怀我里。

余年幸有待,萑菅终可理。

(0)

雨中留徐七贲

江寒宿雨在,落叶满村湿。

留君系君艇,莫犯风潮急。

试问欲归城,谁家借蓑笠?

(0)

长门怨

憎宠一时心,尘生旧屋金。

苔滋销履迹,花远度銮音。

暮雀重门迥,秋萤别殿阴。

君明犹不察,妒极是情深。

(0)

客馆秋怀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

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

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

惭非张仲蔚,门户有蒿莱。

(0)

奉天殿进元史

诏预编摩辱主知,布衣亦得拜龙墀。

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

漏尽秋城催仗早,烛明春殿卷帘迟。

时清机务应多暇,阁下从容幸一披。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