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思(āi sī)的意思:指因悲伤、忧愁而思念、怀念。
百人(bǎi rén)的意思:形容人多,人群众多。
法律(fǎ lǜ)的意思:法律是指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制度。
基础(jī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最基本的部分或基础。
教育(jiào yù)的意思:指引、培养和引导个体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开幕(kāi mù)的意思:指某个活动或事件的开始或拉开序幕。
立宪(lì xiàn)的意思:指国家通过宪法确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权力机构。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世纪(shì jì)的意思:指一百年的时间,也比喻非常长的时间。
同堂(tóng táng)的意思:同堂指同居一个屋檐下,同为一家人。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学界(xué jiè)的意思:指学术界,即从事学术研究的人群和学术界的组织机构。
- 鉴赏
此挽联以深沉哀思与崇高敬意交织,悼念张百熙先生,其精神之高尚,令人动容。上联“以立宪振法律精神”赞颂张百熙先生在宪政与法制领域的卓越贡献,彰显其对国家治理与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下联“愿同堂三百人,咸体公遗疏中,未完心事”表达对先生遗志的深切缅怀,希望与会者能继承并实践先生未竟之事业。最后,“惟教育辟文明基础,于开幕廿世纪,长留我学界上,无限哀思”则强调了教育在文明发展中的基石作用,以及对张百熙先生在教育领域留下宝贵遗产的无限怀念。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是对张百熙先生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致敬,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意·其六
中夜治舟楫,越海远游遨。
游遨将何为,万宝聚岩坳。
珊瑚七尺余,珠树罗蓬蒿。
持之向中国,可以金张豪。
出门忽不乐,欲进心恒慅。
但恐蛟龙怒,骨肉沦波涛。
人生亦有命,圣贤莫能逃。
遗穗尚可拾,言归卧林皋。
客馆秋怀
独卧愁空馆,墙阴野豆开。
暑将潮气敛,秋与竹声来。
身贱多违志,时清少弃材。
惭非张仲蔚,门户有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