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卜问李克,克曰观所进。
课臣在尚贤,国治天助顺。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二十三)咨访相材》。诗中通过枚卜问李克的故事,引出对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枚卜问李克,克曰观所进。” 开篇以历史典故开篇,枚卜向李克询问如何识别优秀人才,李克的回答是观察他们的表现和贡献。这里暗含了对人才识别标准的探讨。
“商贤端不肖,成因佩相印。”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贤能与不肖之人的区别,以及他们最终获得的职位和成就。贤能之人因其德才兼备而得到重用,不肖之人则难以获得相应的地位。
“课臣在尚贤,国治天助顺。” 最后两句强调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于重视贤能之臣,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得当,顺应天意。这不仅是对古代治国理念的肯定,也是对现代领导者用人之道的启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和哲理性的表达,展现了对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才重要性的高度重视。
我从梅花海里来,惊此两枝堂上开。
不由天降非地出,道人作么生栽培。
无缝塔子通一线,放光照醒陈根荄。
玉蟾银汉雨初霁,半启琼室通瑶台。
香云漠漠护颜色,世眼欲睹诚难哉。
不如取酒共春醉,一杯一杯复一杯。
乐哉侯之堂兮,高门桀兮兰锜。
切云冠之峨峨兮,四牡矫兮戾止。
夜悠悠其未晨兮,纷侯庭之徙履。
云容容而承楣兮,日澹澹兮阶戺。
雨雪晛其将流兮,黄宫动乎子美。
爰俶生之煌煌兮,又尚兹夫介祉。
严若植其姣服兮,侯何须兮堂际。
进蕙帱予称觥兮,芬予席之兰茝。
朱颜忽其满堂兮,五音昌兮来会。
藐姑射之绰约兮,愿悫保而为使。
洵侯堂之可乐兮,与日月其无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