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初有钱,与吾昔相何。
吾今乍无初,还同昔日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回波乐》中的第九十七首。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诗人以生活化的场景和对话形式,展现了贫富交替、世态炎凉的主题。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两句“吾家昔富有,你身穷欲死”描绘了过去与现在的鲜明对比,强调了人物命运的转变。接着,“你今初有钱,与吾昔相何”则进一步揭示了财富带来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最后,“吾今乍无初,还同昔日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暗示了无论贫富,最终都可能回归到相似的状态。最后一句“可惜好靴牙,翻作破皮底”以形象的比喻,讽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事物的本质和价值,最终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或损害。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相人何似相山难,惭愧渠侬眼不寒。
木末凉风无半点,如何又欲跨归鞍。
山下生愁热不除,山头小立气全苏。
自缘著脚高低别,万壑清风岂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