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学者王闿运所作,名为《戏赠高心夔联》。诗中运用了对仗和双关的手法,充满了幽默与机智。
“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
“双四等”与“十三元”在字面上看似毫无关联,实则蕴含深意。“双四等”可以理解为“两个四等”,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四等”指的是最低等级的科举考试成绩,即未能通过正式科举考试,只能获得最低的资格。而“十三元”则是指“十三名”,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十三名通常是指通过了较为重要的科举考试,但未达到进士及第的层次,即获得了较低级别的功名。
整句诗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将“平生”与“双四等”、“该死”与“十三元”相对照,既是对友人高心夔的调侃,也暗含了对科举制度的讽刺。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传统社会体制中不公与无奈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幽默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方君柏秋为子完婚以诗贺之
婚礼始伏羲,俪皮定其制。
薄物岂足重,所重在礼意。
踵事渐增华,六礼乃明备。
百两咏周诗,文胜反滋弊。
俗见侈全厅,益失古人义。
欧化近输入,文明寓调剂。
费省礼仪详,盛事期可继。
我友柏秋君,数典从新例。
儿妇嘉礼时,会堂宾济济。
我欲远观礼,筋力难自致。
聊寄诗一章,用祝螽麟瑞。
岞崿山
岞崿多奇观,人疑是假山。
松亭藏雾黑,苔壁上云斑。
栈阁凌空险,岩栖履石艰。
鹤眠庭树稳,僮汲井泉悭。
钟磬青冥上,香灯杳霭间。
志图曾旧览,题咏未经删。
叠嶂森南面,双溪转北湾。
飞桥拦水断,古邑带烟閒。
猿啸穿林远,樵声过岭峦。
客寻清梵至,僧背夕阳还。
我亦频来此,柴门不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