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桂堂池上赏莲纳凉》
《八桂堂池上赏莲纳凉》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月半池白,水风终夜凉。

蛙声鼓吹芰制衣裳

万里俱远客,三人同一觞。

但使岭海丰,此乐未渠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芰制(jì zhì)的意思:指用芰草编制的渔具,比喻用简陋的方法或工具做事。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渠央(qú yāng)的意思:指水渠的中央,比喻权力中心或核心位置。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蛙声(wā shēng)的意思:指平凡而不起眼的声音或言语。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远客(yuǎn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特指离开家乡在外地寄居或旅行的人。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终夜(zhōng yè)的意思:整个夜晚,整夜不眠。

未渠央(wèi qú yāng)的意思:指没有沟渠的地方,比喻没有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偏僻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在池塘边赏莲纳凉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山月半池白”以月光洒满半个池塘,营造出一片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水风终夜凉”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清凉,通过水面上的微风吹拂,传递出一种清爽的感受。

“蛙声作鼓吹,芰制为衣裳”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蛙鸣比作鼓吹,生动地展现了夏夜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以芰制(菱叶)比喻衣裳,既贴合赏莲的主题,又增添了画面的美感。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欣赏。

“万里俱远客,三人同一觞”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相聚的感慨,虽身处万里之外,却能共享一池之乐,凸显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最后,“但使岭海丰,此乐未渠央”一句,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赏莲纳凉之乐的满足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池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与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题自绣梅花诗图·其三

身后君无封禅书,回文老去底须摹。

他时留与儿孙看,此是安人绣字图。

(0)

戽水谣

绿杨深沉塘水浅,轣辘车声满疆畎。

倒挽河汉上陇飞,渴乌衔尾回环转。

今夏旱久农心劳,西风刮地黄尘高。

原田迸裂龟兆坼,引水灌之如沃焦。

男妇足茧更流血,鞭牛日夜牛蹄脱。

田中黄秧料难活,村村尽呼力已竭。

(0)

广陵杂咏·其二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

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0)

归涂雨甚憩茅亭

似为林坰好,天教莫使还。

风狂能撼树,云走欲移山。

茶话人三两,茅茨屋一间。

村翁吾羡汝,看雨得真閒。

(0)

早秋

自负元龙气,频登百尺楼。

万山悬暮雨,一夜报新秋。

诗思题襟集,归心杜若洲。

那堪遵渚雁,泛泛逐沙鸥。

(0)

蕲州晓起书所见

扁舟西来傍山宿,山云横江压船腹。

晓来忽失江上山,浮空一握青孱颜。

云移波动山失据,白云载山欲俱去。

山云变灭岂有常,白羽片片随风扬。

推篷回望忽无迹,青峰飞堕船之旁。

我叹山色佳,还为山作计。

峰蹲岳峙好自立,无为出云以自蔽。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