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枯似蘖肤如腊,发织成毡鬓作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谢 范 老 问 病 宋 /范 成 大 三 椽 一 席 度 秋 冬 ,造 化 儿 嬉 困 此 翁 。帖 有 王 书 难 治 眩 ,文 如 陈 檄 不 驱 风 。骨 枯 似 櫱 肤 如 腊 ,发 织 成 毡 鬓 作 蓬 。点 检 病 身 还 一 笑 ,本 来 四 大 满 虚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病身(bìng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生病。
点检(diǎn jiǎn)的意思:点检是一个指责他人错误或缺点的成语,意思是发现并指出问题。
儿嬉(ér xī)的意思:形容孩子玩耍嬉戏的样子。
化儿(huà ér)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发生变化,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或形态。
满虚(mǎn xū)的意思:形容内心充实而外表虚弱。
驱风(qū fēng)的意思:驱散风雨,排除困难
四大(sì dà)的意思:四个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王书(wáng shū)的意思:指文采华美的文章或书籍。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一席(yī xí)的意思:指一席之地,表示在某一场合或某一领域中有一席之地或一席之见。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织成(zhī chéng)的意思:指通过努力和刻苦工作,把事情或计划完成。
造化儿(zào huà ér)的意思:指人的命运或境遇发生了意外的变化,通常是指由于某种机缘巧合而发生的奇妙变化。
- 注释
- 三椽一席:简陋的居所。
造化:大自然。
翁:老人。
王书:帝王的文书,这里指权威或贵重的信件。
眩:眼花。
陈檄:旧时官府发布的紧急文书,比喻有力的文辞。
骨枯似蘖:形容骨瘦如柴。
肤如腊:皮肤干枯如腊。
发织成毡:形容头发纠结成一团。
鬓作蓬:鬓发蓬松。
点检:检查。
四大:佛教中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也象征人的生、老、病、死。
虚空:空无一物,佛教中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本质或宇宙的本源。
- 翻译
- 他仅凭三间茅屋度过秋冬,大自然的嬉戏使他困顿。
书信上虽有王者之言,却难以治愈他的眼花缭乱,文章如战书也无法驱散他的病痛。
他的骨骼如干枯的嫩枝,皮肤如腊,头发纠结成毡,鬓发蓬乱。
检查着病弱的身体,他露出一丝微笑,因为原本四大皆空,一切都在虚无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谢范老问病》。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状况。"三椽一席度秋冬"表达了生活的简朴,仅凭几间小屋度过寒冷的季节。"造化儿嬉困此翁"则流露出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仿佛被大自然的玩笑所困扰。
"帖有王书难治眩,文如陈檄不驱风"运用比喻,暗示自己的视力不佳,即使有珍贵的王羲之书法也无法缓解眼疾,而文字的力量也无法驱散内心的苦闷。"骨枯似蘖肤如腊,发织成毡鬓作蓬"描绘了诗人衰老的形象,骨骼干瘦,皮肤蜡黄,头发如乱草般蓬松。
最后两句"点检病身还一笑,本来四大满虚空",诗人自我解嘲,虽然疾病缠身,但仍能自我宽慰,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空幻,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坚韧与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南曲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
轧轧摇浆声,移舟入茭叶。
溪长茭叶深,作底难相寻。
避郎郎不见,鸂鶒自浮沈。
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
不作浮萍生,宁为藕花死。
岸傍骑马郎,乌帽紫游缰。
含愁复含笑,回首问横塘。
妾住金陵浦,门前朱雀航。
流苏持作帐,芙蓉持作梁。
出入金犊幰,兄弟侍中郎。
前年学歌舞,定得郎相许。
连娟眉绕山,依约腰如杵。
凤管悲若咽,鸾弦娇欲语。
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
明月西南楼,珠帘玳瑁钩。
横波巧能笑,弯蛾不识愁。
花开子留树,草长根依土。
早闻金沟远,底事归郎许。
不学杨白花,朝朝泪如雨。
《江南曲》【唐·温庭筠】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轧轧摇浆声,移舟入茭叶。溪长茭叶深,作底难相寻。避郎郎不见,鸂鶒自浮沈。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不作浮萍生,宁为藕花死。岸傍骑马郎,乌帽紫游缰。含愁复含笑,回首问横塘。妾住金陵浦,门前朱雀航。流苏持作帐,芙蓉持作梁。出入金犊幰,兄弟侍中郎。前年学歌舞,定得郎相许。连娟眉绕山,依约腰如杵。凤管悲若咽,鸾弦娇欲语。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明月西南楼,珠帘玳瑁钩。横波巧能笑,弯蛾不识愁。花开子留树,草长根依土。早闻金沟远,底事归郎许。不学杨白花,朝朝泪如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9267c674d141488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