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风咏(fēng yǒng)的意思:用风的声音来歌颂、赞美。
毛锥(máo zhuī)的意思:指极小、极细的东西。
使能(shǐ néng)的意思:使得某个事物能够正常运行或发挥作用。
勋业(xūn yè)的意思:指功勋卓著的事业或业绩。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锥子(zhuī zǐ)的意思:指尖尖的东西,也比喻尖锐的批评或警告。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毛锥子(máo zhuī zǐ)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其细小或微不足道。
- 翻译
- 谁能比得上樊侯这样明智且有功绩,他辅佐国家复兴
我自叹才华被埋没,如同闲置的毛笔,只能对着东风感叹自己的才能
- 注释
- 樊侯哲且明:樊侯:指樊哙,这里借指有才智且功勋卓著的人。哲:明智。且:并且。明:明理、明智。
勋业佐中兴:勋业:功绩。佐:辅助。中兴:国家由衰落走向振兴。
汨没毛锥子:汨没:埋没。毛锥子:比喻文人手中的笔,这里代指诗人的才华。
空对东风咏使能:空:徒然。咏使能:赞叹自己的才能。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也暗示机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三)》。诗中通过樊侯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人物的追求与赞美。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谁似樊侯哲且明”,以樊侯为比喻,描绘出一个既有智慧又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物的向往与尊崇。樊侯在古代典籍中通常被塑造成理想的贤者形象,因此这里提及樊侯,不仅是对其智慧的肯定,也是对其品德的赞颂。
次句“解将勋业佐中兴”,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理想人物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辅助君主完成复兴大业的情形。这句话既强调了樊侯哲明,更凸显了其作为一位能人之才,在关键时刻能够施展抱负的重要性。
第三句“自怜汨没毛锥子”,则表达了一种自我感慨。诗人通过对古代贤者樊侯的赞美,转而反思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如同被埋没的毛锥一般微不足道。这不仅是作者个人才华被埋没的哀叹,也映射出时代对人才的忽视。
末句“空对东风咏使能”,则是在这种自我感慨中,诗人只能对着春天的东风,发表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这里的“空对”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诗人虽有满腔的才情,却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只能向自然界倾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樊侯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人物的追求,以及对自己才能被埋没的哀愁。诗中不仅有对古代贤者的赞美,更有作者个人的自我反思与时代背景下的无奈情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