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六十二寒泉》全文
- 注释
- 春:春天。
欲:似乎。
为:成为。
霜:霜冻。
夏:夏天。
冰:冰点。
一山:整座山。
寒气:寒冷的气息。
逼人:刺骨。
清:清新。
应知:应该明白。
炎:炎热。
冷:寒冷。
难同处:难以共存。
甘:宁愿。
与:和。
汤泉:温泉。
各自:各自。
生:存在。
- 翻译
- 春天仿佛要结霜,夏天似乎要凝结成冰,整座山弥漫着刺骨的寒气。
应该明白炎热和寒冷难以共存,它们宁愿各自存在于温泉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冷泉的生动图景,通过对比春夏季节的温度变化,表达了自然界中炎热与寒冷并存的奇特现象。诗人以精妙的笔触,将一山之中的寒气和泉水的清凉与周遭环境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平衡。
“春欲为霜夏欲冰”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把夏日的冷泉比作即将结霜、变冰的样子,形象地传达了泉水的寒冷。紧接着,“一山寒气逼人清”则描绘出整个山谷中弥漫着的一股股清凉之气,这种清新感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是对炎热夏日的一种解脱。
“应知炎冷难同处,甘与汤泉各自生”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炎热和寒冷的共存,提醒人们在自然界中,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不同的气候条件也能并存。最后,“甘与汤泉各自生”表明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甘美的溪流和沸腾的热泉仍旧能够各自找到它们的生长之道,这是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一种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冷泉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映射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纷争、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罢官杂言则鲍明远体十章·其七
东船少年破衣不掩胫,秋风肃肃皮肉冷。
昨者蒲博胜十钱,从朝欢呼迫至暝。
西船老翁紫衣何赫奕,七十悬车二千石。
少儿恩请未授官,日日抚髀长太息。
人生悲喜宁有穷,老翁冉冉向下舂,但令少年作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