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岩仍在曲阑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寒(pì hán)的意思:
驱除寒气。 唐 黄滔 《书崔少府君》诗:“前峯亦曾宿,知有辟寒方。”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所以擷芳林下,拾翠巖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彫载琢,方成瑚璉之珍。”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间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明蟾(míng chán)的意思:指明夜间的明亮的月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亮。
攀条(pān tiáo)的意思:攀附权势或高位,以谋求利益或地位。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夜明(yè míng)的意思:指夜晚明亮如白昼。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障泥(zhàng n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被困在困境中,无法摆脱。
招携(zhāo xié)的意思:招募、吸引人才或朋友,使其归附自己
辟寒犀(pì hán xī)的意思:辟寒犀是一个中国成语,意思是象牙雕刻的犀牛能够驱散寒冷,比喻有神奇的力量能驱寒保暖。
经丘寻壑(jīng qiū xún hè)的意思:形容人才在困境中寻找机会,努力开创前途。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景象,午夜时分,明亮的月光如水般泼洒在溪流之上,给人一种凉意。姮娥,即月神,也似乎感到这份寒冷,辟犀则是古代传说中月宫里的神兽,这里用来形容月色的洁白和纯净。桂岩依旧位于曲阑西侧,是对景物的具体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环境的细腻观察。
撷蕊攀条一句,通过对桂花的攀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经丘寻壑想招携,则是说诗人在山丘间寻觅着古人的墓冢,想要招引和呼唤古人,与之交流。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追念以及对历史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应痴马惜障泥”,则是用比喻的手法告诫自己不要像愚蠢的马儿一样,过于珍惜和执着于世间的尘埃与障碍。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待世事应当有所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宁静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历史之沉淀以及个人情感之复杂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