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冬 日 观 渔 猎 者 宋 /陆 游 人 闲 渔 猎 各 相 从 ,南 陌 东 阡 处 处 逢 。绣 羽 触 机 余 耿 介 ,锦 鳞 出 网 尚 噞 喁 。傍 观 扶 杖 常 移 日 ,就 买 还 家 足 御 冬 。更 待 风 霜 都 过 尽 ,却 从 春 野 看 春 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观(bàng guān)的意思:指旁观,不参与其中
触机(chù jī)的意思:触动机关,引发事端。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野(chūn yě)的意思:指春天的野外,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春农(chūn nóng)的意思:春季农事,指春天的农业劳动。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扶杖(fú zhàng)的意思:扶持和支持老年人
耿介(gěng jiè)的意思:指人品正直、正派,不阿谀奉承。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锦鳞(jǐ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彩,光彩照人。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绣羽(xiù yǔ)的意思:指精美绝伦的刺绣,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技艺出众的人。
移日(yí rì)的意思:移动太阳,指时间的推移,形容光阴的流逝。
御冬(yù dōng)的意思:指掌握冬季的技能或方法,能够应对寒冷严寒的冬天。
渔猎(yú liè)的意思:渔猎是指捕鱼和打猎,也泛指捕捉动物的行为。在成语中,渔猎通常借指追求个人利益、采取不择手段的行为。
- 注释
- 人閒:人们在闲暇时。
渔猎:捕鱼打猎。
南陌东阡:南北田野。
绣羽:羽毛鲜艳的鸟儿。
触机:误触机关。
馀耿介:显得正直不屈。
锦鳞:鱼儿。
噞喁:挣扎求生。
傍观:旁观者。
扶杖:拄着拐杖。
移日:一整天移动。
御冬:度过寒冬。
风霜:风霜天气。
春野:春天的田野。
春农:春天的农事。
- 翻译
- 人们在闲暇时各自从事捕鱼打猎,不论南北田野都能相遇。
羽毛鲜艳的鸟儿误触机关,显得正直不屈;鱼儿被捕捞出来还在挣扎求生。
旁观者常常拄着拐杖,一整天移动,只为买到足够的食物度过寒冬。
等到风霜全部过去,我们再一起到春天的田野去看农人们耕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陆游在冬日闲暇时观察渔猎活动的情景。首句“人閒渔猎各相从”,展现了人们在冬季农闲时节各自从事捕鱼和狩猎的生动画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接下来的“南陌东阡处处逢”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场景的普遍性,无论是在乡间小路还是田野间,都能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
“绣羽触机馀耿介,锦鳞出网尚噞喁”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夫们捕获鱼鸟的过程,生动地刻画了鱼儿挣扎和鸟羽碰撞渔网的动态画面,展现了渔猎的鲜活场景。诗人以“耿介”形容鸟的傲骨,“噞喁”则写出了鱼儿的挣扎声,富有生活气息。
“傍观扶杖常移日,就买还家足御冬”两句,诗人自己也参与到其中,边观看边购买,这些收获足以度过寒冷的冬季,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的依赖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最后,“更待风霜都过尽,却从春野看春农”表达了诗人期待风雪过去后,春天来临,再回到田野中观看农民耕作的田园诗意,流露出他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四季更迭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农耕文化情怀。整体上,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渔猎图,展现出古代农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赵丞瑞薏苡图
甘泉殿中芝九茎,不与百草同条生。
当时祥瑞已稠叠,薏苡亦未来争衡。
汉星不容矍铄翁,此物不与明珠同。
尔来万物更变化,薏苡宁甘死荒野。
故遣根苗霜雪白,炯若微月来清夜。
赵郎好事古亦无,俯拾傍观尽图画。
画师不辞粉绘费,遇时亦得千金价。
君不见古来异瑞与奇祥,何曾不致南宫下。
送一上人之京师
东风吹云十日雨,卧听城头打衙鼓。
道人远自山中来,共坐南窗濯泥土。
自然高韵到羲皇,岂止微言变齐鲁。
万牛回首不震掉,一叶横江且掀舞。
未能入水取蛟蜃,尚欲投戈代貔虎。
念公守此非一朝,木病磈瘣无枝条。
已尽千峰西岭雪,更梦八月钱塘潮。
京城尘沙深一尺,是中莫留公履迹。
权门蹲?儿女笑,我一思之不能食。
片帆无事早归来,为公一洗山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