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我眈山卧,怜君辞邑过。
共看双舄举,无奈一毡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送吴进士辞县就教三衢》。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吴进士辞官赴任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旅途劳顿的关切。
首联“愧我耽山卧,怜君辞邑过”,诗人自谦自己如同山中隐士般无所作为,而对即将离开官职、前往远方的友人则充满怜惜之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颔联“共看双舄举,无奈一毡何”,描述了友人即将启程的情景。双舄,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穿的鞋子,这里借指友人的出行;一毡,比喻旅途中的艰辛与困苦。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友人旅途艰难的担忧。
颈联“旅迹蓟门远,离怀漳水多”,进一步描绘了友人旅途的遥远和离别的愁绪。蓟门,泛指北方边疆地区;漳水,则是友人即将经过的河流。这两句通过地理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流逝,渲染出离别时的沉重心情。
尾联“从来化蜀者,岂是让弦歌”,诗人在此引用了历史上蜀地的典故,表达了一种对友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高尚品德、不为外物所动的期许。化蜀者,指的是古代蜀地的治理者,如诸葛亮等,他们以德治国,深受百姓爱戴。让弦歌,意指放弃音乐(古代文人雅士常以琴棋书画自娱),这里暗含了对友人放弃官场浮华、追求内心宁静的赞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