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罢出(bà chū)的意思:指被罢免出去,被解雇或开除。
朝端(cháo duān)的意思:指在朝廷中担任高位的官员。
持律(chí lǜ)的意思:遵守法律,恪守规章制度
出朝(chū cháo)的意思:离开朝廷,指官员离职或者离开政治舞台。
凤池(fèng chí)的意思:指人才辈出,杰出人物聚集之处。
皋比(gāo b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相差悬殊。
衡才(héng cái)的意思:指评价人才时要全面衡量其才能和品德。
决策(jué cè)的意思:做出决定或抉择。
狂澜(kuáng lán)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比喻力量或势头极为猛烈、汹涌澎湃。
弦诵(xián sòng)的意思:指琴师弹奏琴弦,表达出深情款款的音乐。比喻读书声音动听,有感染力。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曾经(céng jīng)的意思:曾经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瞻观(zhān guān)的意思:瞻观指观察、观看,也指仰慕、敬仰。
昼日(zhòu rì)的意思:白天,日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新任官员吴桐云在台湾道的任职情况。诗中通过“凤池奏罢出朝端”这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吴桐云从朝廷归来,即将赴任台湾道的情景。接着,“昼日心诚一点丹”则表达了他对工作的虔诚态度和决心。
“已见扬鞭游绝塞,曾经决策息狂澜”两句,展现了吴桐云在治理边疆或处理重大事务时的果敢与智慧,成功化解了危机,维护了稳定。
“衡才惟务华而实,持律能兼猛与宽”赞扬了吴桐云在施政过程中既注重形式美(华),又强调实际效果(实),同时在法律执行上既能刚猛又能宽容,体现了他全面且灵活的治政风格。
最后,“弦诵堂幽萧牍简,皋比豸服共瞻观”描绘了吴桐云在办公场所的肃穆与简朴,以及他作为官员受到下属的尊敬与仰望,体现了他在工作环境中的高雅与威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桐云个人品质、治政风格及社会影响的描绘,展现了清代官员在地方治理中的理想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