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题方师院》
《夏日题方师院》全文
唐 / 施肩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火天无处清风,闷发时来入梵宫

向方师小廊下,回看门外是樊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fāngshīyuàn
táng / shījiān

huǒtiānchùmǎiqīngfēngmēnshíláifàngōng

zhīxiàngfāngshīxiǎolángxiàhuíkànménwàishìfánló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樊笼(fán lóng)的意思:指束缚人的环境或条件,比喻限制人自由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梵宫(fàn gōng)的意思:指寺庙或宫殿等建筑物的壮丽和庄严。

火天(huǒ tiān)的意思:火天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天气炎热、烈日炎炎的情况。

看门(kān mén)的意思:指守门、看门的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向方(xiàng fāng)的意思:表示向着某个方向前进或前往某个地方。

注释
火天:酷热的天气。
清风:清凉的风。
闷发:心情烦闷。
梵宫:寺庙。
方师:方丈(寺庙中的住持)。
小廊下:小走廊。
门外:门外的世界。
樊笼:束缚的牢笼。
翻译
在炎热的天气中找不到清凉的风,烦躁时会进入寺庙寻找宁静。
我只会在方丈的小走廊下寻求片刻解脱,回头一看,门外的世界仿佛是束缚的牢笼。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炎热夏日寻求清凉之地的诗句,充满了对佛法修行的向往。"火天无处买清风"形象地表达了夏季酷热难耐,人们渴望得到一丝清凉,却又是那样难以获得。"闷发时来入梵宫"则显示出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逃离尘世烦恼的心境,"梵宫"指的是寺庙,是修行佛法的地方。

"只向方师小廊下"中的"方师"很可能是当时一位高僧或诗人的尊称,表明诗人对这位师傅的敬重。"回看门外是樊笼"则是在说尽管身处清净之地,但转头一看,门外依旧是纷扰的人世,这里"樊笼"象征着尘世的牢笼和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澄清和超脱世俗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在酷暑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施肩吾

施肩吾
朝代:唐   字:希圣   号:东斋   籍贯: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   生辰:780-861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希圣,号东斋。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杭州第一位状元。生于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招贤德乡(新登县,今富阳洞桥镇贤德村,因民国18年(1929)划区,建立乡镇制。新登县招贤、招德两乡划归分水县,1961年8月10日,恢复富阳县建制。原富阳、新登两县行政区域和分水贤德公社原合并重置富阳县,故有分水县人一说)。
猜你喜欢

新春御园即事六首·其四

西山积素矗遥棱,又见轻云傍晚兴。

不雪何妨雪终好,由来知止定谁曾。

(0)

学圃杂兴五首·其三

年年问所获,不偿灌艺资。

信斯恒失利,外应无圃师。

我非事辜榷,人情亦欲知。

为公与自为,所差在毫釐。

既惭彼刍荛,小节应听之。

(0)

题邹一桂联芳谱即用其韵.其十三.玉簪.金盏

闹扫装成亸鬓窝,一枝斜掠不须多。

边旁早有微醺者,那藉生红酒面波。

(0)

遣怀

豫齐数郡灾,赈赒亟筹画。

遥心繫淮徐,沙刷幸免厄。

畿南乃波及,昏垫为愁剧。

关北复遭旱,吾来始沾泽。

三辅虽有秋,遏籴非良策。

所以粟转贵,天恩殊可惜。

一心周九㝢,曾无可逸隙。

山庄纵自佳,耽佳岂可得。

(0)

雪后昨生寒,方虑麦芽冻。

连朝晴变暄,暖气阳乌送。

莩甲正藉润,复陶可勿用。

举趾喜农夫,于役慰仆从。

协时慎燠寒,契理研错综。

(0)

泉林行宫八景·其六柳烟坡

清明时节轻丝翠,淡染朝烟新雨霁。

此情此景始何年,又识何人吟此际。

此际清吟恰值吾,梳风罥霭相扶疏。

未藏金衣弄笙管,早教玉斧赦樵苏。

因怀点也善别撰,浴乎沂而风舞雩。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