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门山中作》
《云门山中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悠然盘石独坐秋分

萝雨静可数,松泉寒不闻。

孤怀明月,双眼悬高云

兴至莫长啸,恐惊樵牧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高云(gāo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高远,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孤怀(gū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孤独寂寞,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牧群(mù qún)的意思:指牧人带领着一群羊或牲畜行走,比喻领导或引导一群人。

盘石(pán shí)的意思:盘石是指坚固如石头的支持或保护,比喻稳定可靠的支持或坚实的基础。

樵牧(qiáo m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家园,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

秋分(qiū fēn)的意思: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进入中期,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云门山中静坐赏景的情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内心世界。

首句“悠然拂盘石,独坐对秋分”以动作开篇,诗人轻拂着山间的一块石头,独自坐在那里,面对着秋天的分割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下来,“萝雨静可数,松泉寒不闻”两句,通过“静可数”的萝雨和“不闻”的松泉,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仿佛连自然的声音都变得柔和而不可察觉。

“孤怀吐明月,双眼悬高云”则将诗人的思绪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明月从内心深处升起,高悬的云朵似乎也成了他目光的延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最后,“兴至莫长啸,恐惊樵牧群”一句,诗人提醒自己在欣赏美景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避免因情绪激动而打扰到山中的生灵,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尊重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是明末清初文人山水诗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赠巅峰术士

孱颜突出万峰间,禹穴龙门蚁垤环。

夜半扪参穷绝处,半山风雨隔人寰。

(0)

夜访王丞

吴会浩繁地,霜夜欲何之。

白发湖海气,良朋试寻诗。

尔可收拾取,我亦烂漫题。

只今岁阑时,孤山有梅枝。

(0)

姑熟堂歌赠朱太守

姑熟太守真贤豪,洗涤弊垢明官曹。

民閒吏竦郡无事,华堂新构临江皋。

朱檐斜飞傍星汉,碧瓦不动蟠鲸鳌。

酿成玉液宴宾从,手提大笔降风骚。

四时景物换耳目,万古治乱评秋毫。

嗟予末坐重感激,胸中茅塞时耘耨。

山鸡卑栖竟何取,岂合鸾凤返翔翱。

紫莼茸蕨味正美,鲜鲚玉缕鸣霜刀。

为公一饮直醉倒,坐看万室皆陶陶。

谁云江南地偏小,姑熟之堂天下少。

丹湖千里浸城东,蒲苇藏烟春渺渺。

牛渚对峙凌歊台,长江倒挂天门开。

风吹玉乌亿万疋,汉兵卷甲沙场回。

有时浪止皓月满,琉璃宇宙无纤埃。

帆樯隐隐鸟飞没,渔歌细下天边来。

谢元晖,李太白,一生好作江南客。

至今遗恨人不知,孤云尚锁青山宅。

请公沥酒一吊之,听我长吟壮灵魄。

人世百年能几何,高会难逢离别多。

一朝公去调鼎鼐,斯堂永作甘棠歌。

(0)

戊戌元日喜雪

新元迎晓朔风凉,零落同云势渐霶。

气候未春终是腊,祷祈方得合称祥。

拜章粉絮迷朝佩,献寿琼花入御觞。

自是三农丰岁兆,人声何必问宫商。

(0)

句·其五

万木残秋里,孤舟半夜猿。

(0)

寄张习之四首·其三

空山寥寥独抱琴,时过谷口之云林。

自从幽人采芝去,不见鹿鸣双涧阴。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