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采水中芹,莫采水中茆。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徐 教 谕 爱 兰 宋 /何 梦 桂 朝 采 水 中 芹 ,莫 采 水 中 茆 。采 采 不 盈 掬 ,意 不 在 寸 草 。雇 瞻 尔 子 衿 ,忧 思 郁 中 抱 。濯 江 暴 秋 阳 ,岂 不 是 杲 杲 。杲 杲 虽 丽 天 ,寒 荄 易 枯 槁 。君 来 升 文 堂 ,钟 鼓 试 击 考 。轰 霆 起 群 蛰 ,沈 淖 赖 雪 澡 。以 中 养 不 中 ,宽 慈 以 为 宝 。惟 皇 均 降 衷 ,三 代 此 直 道 。迪 教 敦 民 彝 ,端 拜 谢 师 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谢(bài xiè)的意思:表示对他人的帮助或恩情表示感谢。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盈(bù yíng)的意思:不满足,不足够。
不日(bù rì)的意思: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朝采(cháo cǎi)的意思:朝代更迭,政权更替。
寸草(cùn c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的事物或微不足道的力量。
端拜(duān bài)的意思:指人在礼节上表现得非常谦虚恭敬,行为端庄得体。
杲杲(gǎo gǎo)的意思:形容光线明亮、光辉照人。
顾瞻(gù zhān)的意思:顾虑、担心。
寒荄(hán gāi)的意思:形容冷落、荒凉。
轰霆(hōng tí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强大。
击考(jī kǎo)的意思:指在考试中取得很高的分数或击败其他竞争者。
降衷(jiàng zhōng)的意思:指为了迎合他人的意见或要求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或立场。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宽慈(kuān cí)的意思:宽容慈悲,宽厚仁慈。
丽天(lì tiān)的意思:指天空晴朗明亮,阳光明媚的美好天气。
民彝(mín yí)的意思:和谐共处,民众团结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秋阳(qiū yá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沈淖(shěn nào)的意思:指人为了私利而沉湎于肮脏、卑劣的事情中。
文堂(wén táng)的意思:指文章或演讲的风格、内容和水平。形容文章或演讲富有文采,堂堂正正。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盈掬(yíng jū)的意思:形容容器装满了水或其他液体。
忧思(yōu sī)的意思:忧虑和思念。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子衿(zǐ jīn)的意思:指年少时期的衣领,比喻人的品行、性格或才能等在年轻时就显露出来。
- 翻译
- 早晨采集水中的芹菜,不要采摘水中的茅草。
采摘了许多却不满一手,心思并不在这些微小的植物上。
我看着你的衣领,心中充满忧虑和思念。
我在江边清洗,即使秋阳炽烈,难道不是为了洗净尘埃。
明亮的阳光虽然美丽,但寒冷的根茎容易枯萎。
你来到文雅的厅堂,敲响钟鼓进行考核。
雷霆唤醒了沉睡的昆虫,沼泽之地依赖雪水洗涤。
用中庸之道来培养人,宽容与慈爱被视为珍宝。
只有皇天公正地降下恩典,三代以来遵循这样的正道。
教育引导民众遵循礼仪,深深感谢师者的教导。
- 注释
- 芹:芹菜。
茆:茅草。
掬:一手捧取。
寸草:微小的植物。
子衿:古代学子的衣领,象征学问或人才。
沈淖:沼泽。
雪澡:用雪水清洗。
中养:中庸之道的培养。
宽慈:宽容与慈爱。
皇:古代对天子的尊称。
三代:夏、商、周三代。
迪教:引导教育。
民彝:民众的习俗、礼仪。
师造:师者的创造或教导。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所作,名为《赠徐教谕爱兰》。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中的“朝采水中芹,莫采水中茆”开篇便显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描绘,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于事物选择的慎重态度。接下来的“采采不盈掬,意不在寸草”,则透露了诗人超越物欲、追求精神满足的境界。
“顾瞻尔子衿,忧思郁中抱”一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内心的忧虑。紧接着,“濯江暴秋阳,岂不日杲杲”描绘了秋天江边明媚的景色,同时也透出了一种对光阴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杲杲虽丽天,寒荄易枯槁”则是从自然景观中领悟到生命无常和物是人非的哲理。诗中的“君来升文堂,钟鼓试击考”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学问、修养的重视和对知识传承的尊崇。
“轰霆起群蛰,沈淖赖雪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中养不中,宽慈以为宝"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仁爱和对世间万物的关怀。
最后,“惟皇均降衷,三代此直道”和“迪教敦民彝,端拜谢师造”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古圣先贤之道的尊崇,以及对于教育、文化传承的重视。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文化的高度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学问修养与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