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浑似(hún sì)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样子或状态非常相似,几乎无法分辨。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梅子(méi zǐ)的意思:指的是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事物。
压枝(yā zhī)的意思:指控制、限制或压制某人的发展,使其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阳节(yáng jié)的意思:阳节是指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节气,也用来形容事物蓬勃发展、兴旺繁荣的状态。
- 鉴赏
这首《忆江南·端阳词(其五)》描绘了端午节时江乡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自然之美。
“端阳节,记得在江乡。”开篇点明时节与地点,端午佳节,诗人回忆起在江边的故乡度过的情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常在此时举行龙舟竞渡、吃粽子等活动,充满欢庆气氛。
“入网鲥鱼浑似雪”,描述了端午时节江中捕捞鲥鱼的场景。鲥鱼是一种珍贵的淡水鱼,肉质鲜美,此时正是鲥鱼肥美的季节。诗人以“浑似雪”来形容鲥鱼的洁白,形象地展现了鲥鱼的色泽与形态,也暗示了端午节期间丰富的美食。
“压枝梅子未全黄”,则转向对梅子的描写。梅子是端午前后成熟的水果,此时虽未完全成熟,但已初显黄色,挂在枝头,为端午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抹清新之色。这一句通过梅子的未全黄,既表现了季节的过渡,也暗示了端午节期间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何日更重尝”,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美食的怀念与期待。这句话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再次品尝这些美味佳肴的渴望。通过“何日”二字,诗人将情感推向了更深的层次,让读者感受到他对端午节独特风味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期间江乡的自然风光与节日习俗,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对传统节日的深情记忆与怀念,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