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砧岷葛饱清游,金节银菟照几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李 湛 溪 诗 集 后 宋 /乐 雷 发 楚 砧 岷 葛 饱 清 游 ,金 节 银 菟 照 几 州 。诗 句 多 如 姚 少 监 ,行 程 还 似 杜 参 谋 。黄 陵 夜 诵 虞 妃 泣 ,白 帝 春 吟 杜 宇 愁 。拟 问 湛 溪 何 处 是 ,梦 随 闽 国 弄 渔 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参谋(cān móu)的意思:参谋是指军事上为将领出谋划策、指导作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参谋也可以指与领导者一起商议决策的顾问或助手。
杜宇(dù yǔ)的意思:指难以驯服的鸟类,比喻难以驾驭或控制的人或事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节(jīn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坚守正义。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行程(xíng chéng)的意思:行程指的是旅行或者行走的路程。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 翻译
- 楚地的捣衣声在岷山葛花间回荡,金制的乐器和银兔灯照亮了几个州。
诗才如同姚崇般丰富,行程却像杜甫般奔波劳碌。
夜晚在黄陵吟诵,仿佛虞姬哭泣,春天在白帝城吟唱,满是杜鹃鸟的哀愁。
我想询问湛溪在哪里,梦境中跟随福建的舟子在江上摇曳。
- 注释
- 砧:古代妇女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
岷葛:岷山的葛花,代指楚地。
姚少监:姚崇,唐代名臣,以诗才著称。
杜参谋:杜甫,唐代诗人,常有长途跋涉的经历。
虞妃:虞姬,项羽的爱妾,此处借指悲伤的情感。
湛溪:河流名,可能指诗人想象中的地方。
闽国:古国名,今福建一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乐雷发创作的,题目为《题李湛溪诗集后》。诗中展现了对李湛溪诗作的赞美与深刻理解,以及诗人本人的艺术追求和情感寄托。
"楚砧岷葛饱清游,金节银菟照几州。" 这两句通过运用古代乐器“楚砧”和自然景观“岷葛”的意象,形容李湛溪诗作之美,如同音乐般清脆悦耳,并且影响广泛,能够映照到多个州域。
"诗句多如姚少监,行程还似杜参谋。" 这两句是对李湛溪诗作数量丰富和内容充实的赞誉,将其比喻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姚咏(姚少监)的高产,同时在行文布局上与另一位才子杜甫(杜参谋)相提并论,表现了对李湛溪诗作结构和内容的高度评价。
"黄陵夜诵虞妃泣,白帝春吟杜宇愁。" 这两句则是从情感深度上对李湛溪诗作的赞赏,“黄陵夜诵”指的是在黄陵(古代楚国地名)之夜,读其诗如同虞妃之泣,悲凉动人;“白帝春吟”则是说在春天吟咏杜甫的《登高》中之“无边落木萧萧去,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受到了诗中的愁绪。
"拟问湛溪何处是,梦随闽国弄渔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湛溪诗作的深切向往,如同要去探寻湛溪(可能指的是李湛溪的别称或隐居之地)的所在,而自己的心灵则随着闽国(福建的古称)的渔舟漂泊,寄寓了对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不仅展现了李湛溪诗作的艺术魅力,也揭示了乐雷发本人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与情感世界的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