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雪 中 登 姑 苏 台 宋 /杨 万 里 我 亦 闲 来 散 病 身 ,游 人 不 用 避 车 尘 。插 天 四 塔 云 中 出 ,隔 水 诸 峰 雪 後 新 。道 是 远 瞻 三 百 里 ,如 何 不 见 六 千 人 。吴 亡 越 霸 今 安 在 ,台 下 年 年 花 草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病身(bìng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生病。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车尘(chē chén)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时所扬起的尘土,比喻行动迅速。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花草(huā cǎo)的意思:指花草植物,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下年(xià nián)的意思:指明年、来年。
闲来(xián lái)的意思:指无所事事,没有事情可做。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 翻译
- 我也会在闲暇时放松身心,游客无需避开车马的尘嚣。
高耸入云的四座塔楼从天际浮现,隔着水面的山峰在雪后显得格外清新。
人们说远眺三百里之外,为何看不见六千人的繁华景象。
吴国灭亡越国称霸的日子已经过去,如今这里只有台下年复一年的花草春天。
- 注释
- 我亦:我也。
闲来:闲暇时。
散病身:放松身心。
游人:游客。
车尘:车马尘嚣。
插天:高耸入云。
四塔:四座塔楼。
云中出:从天际浮现。
隔水:隔着水面。
诸峰:多座山峰。
雪后新:雪后显得新鲜。
道是:人们说。
远瞻:远眺。
三百里:三百里之外。
如何:为何。
不见:看不见。
六千人:六千人的繁华。
吴亡:吴国灭亡。
越霸:越国称霸。
今安在:如今在哪里。
台下:台子下面。
花草春:年年花草春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姑苏台的景象和心境。诗人自述为病体之身,亦不避世间尘嚣,与常人游走于市井之间,但心中却有超然物外之感。在登临高处,眼前展现出一片壮丽的自然风光:四塔从云雾中拔地而起,诸峰在雪后显得分外新鲜。诗人自信自己的视野宽广,可远眺三百里,却对六千人的匆忙无知感到不解。
最后两句“吴亡越霸今安在,台下年年花草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这里的“吴”、“越”指的是古代的吴、越两个国家,而今朝都已不复存在,唯有台下的花草依旧年年盛放。这不仅是对自然轮回的一种赞美,也是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感伤。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山水之美与历史之思,展现了诗人的高远情怀和深邃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何检讨西岚出守凉州·其一
南州有奇鸟,戢羽昆崙巅。
渴饮沆瀣露,饥餐青琅玕。
翩翩唼兰沼,矫矫翔云天。
永与尘寰隔,翘首招群仙。
螭珠不隐世,湛卢不终沦。
美材收匠石,作栋清华班。
清华简贤俊,出守向函关。
函关腾紫气,诘旦谒玄元。
授以青云芝,服之可长年。
相期在万古,富贵何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