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沈锁公无渡,千里持粮士有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尘(biān chén)的意思:边缘尘埃,指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务。
待取(dài qǔ)的意思:等待取得,等待获得。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降旗(jiàng qí)的意思:降下旗帜,表示战争的结束或者胜利的到来。
口语(kǒu yǔ)的意思:口头上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用于日常对话和非正式场合。
苦口(kǔ kǒu)的意思:指艰苦的劳动或辛辣的言辞。
临歧(lín qí)的意思:临近分岔口时,要谨慎选择方向。
露布(lù bù)的意思:指事情被暴露出来,无法再隐瞒。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上将(shà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险夷(xiǎn yí)的意思:形容处境危险,难以逃脱。
预拟(yù nǐ)的意思:预先计划或安排事情,事先做好准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的《留别经略》,表达了对边疆军事形势的深刻观察和对将领决策的期待。首句“稍踏边尘识险夷”描绘了诗人亲身经历边疆的艰辛,对危险与和平有了直观的认识。次句“忍辞苦口语临歧”则写出在关键时刻,他虽深知艰难,但仍能坚持直言进谏。
第三句“一江沈锁公无渡,千里持粮士有饥”运用比喻,暗示了当前战局的困境,军队渡河受阻,粮食供应紧张,士兵们面临饥饿的威胁。接下来,“上将在谋争要著”赞扬主将运筹帷幄,强调战略谋划的重要性。
“南人不反竖降旗”暗指南方地区的民心向背,表明诗人相信只要策略得当,南方不会轻易叛乱,反而可能归顺。最后一句“惟应预拟平蛮颂,待取秋风露布驰”寄予厚望,希望胜利的消息能如秋风中的捷报迅速传开,歌颂平定蛮荒的功绩。
整首诗以边疆形势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军事策略的洞察力和对将领才能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早日结束,和平到来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朱饰之中秋玩月因以送之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
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
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
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