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鸣怒(míng nù)的意思:形容声音如雷霆般响亮,愤怒到极点。
怒涛(nù tāo)的意思:形容猛烈汹涌、势不可挡的波涛,比喻声势浩大、威力强大的力量。
片帆(piàn fān)的意思:指帆船在风力的推动下,向前行驶。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外举(wài jǔ)的意思:指在外面举荐或推荐某人。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遥应(yáo yìng)的意思:远距离的回应或相互呼应
沾被(zhān bèi)的意思:形容亲近或依附于权贵,以获得利益。
纸窗(zhǐ chuāng)的意思:指纸做的窗户,比喻虚有其表,不真实或脆弱的东西。
竹屋(zhú wū)的意思:竹屋是指用竹子搭建的房屋,比喻简陋、贫穷的住所。
- 注释
- 欲去:想要离去。
未成去:还未真正离开。
朔风:北方的寒风。
怒涛:汹涌的波涛。
片帆:孤零零的一片帆。
洲外:江洲之外。
列岫:排列的山峰。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寒透:寒冷穿透。
归艇:归来的舟船。
儿曹:孩子们。
- 翻译
- 想要离开却还未离开,北风吹过海面掀起怒涛。
一片孤帆在远处扬起,连绵的山峦在雾中显得更高。
竹屋被雨水打湿了床铺,纸糊的窗户让寒气直透衣袍。
远远地期待着归来的舟船,傍晚时分孩子们也在焦急等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开篇“欲去未成去”,表现了诗人想要离开却又无法离去的矛盾心情。紧接着,“朔风鸣怒涛”则是用强烈的自然景象来形容内心的激荡和不安。朔风,即边塞之风,常用以比喻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这里借以形容诗人内心的动荡。
“片帆洲外举,列岫雾中高”这一联则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片帆指的是远方的小船帆,洲外是河流中的小岛,列岫即一排排的山峰,而这些山峰又被薄雾笼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心中对于远离家乡、漂泊他方的孤独与寂寞。
“竹屋雨沾被,纸窗寒透袍”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竹屋指的是用竹子建造的小屋,而雨水渗入了被褥,纸窗亦因寒冷而变得透明。这两句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生活中的贫困。
最后,“遥应望归艇,向夕走儿曹”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家的渴望。遥应是远处的回响,望归艇则是希望回到家乡的小船,而“向夕走儿曹”则是说诗人在傍晚时分急匆匆地赶路,儿曹可能是一个地名,这里用以强调归家的迫切。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贾春卿宰尉氏
相君勋业冠朝端,爱子犹居字俗官。
道德相传家有法,功名善继古为难。
清平足使群情化,谈笑能令万室安。
千里远途今日见,愿当仁政勿盘桓。
题招提院静照堂
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
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
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
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
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
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